然而養豬場這驚人的收益背後,也僅僅佔到企鵝30%不到的市場份額,同比去年還下降了將近9%。
國內遊戲行業,還是鵝廠獨佔鰲頭,一超引領多強的局面。
而在另一份資料包告中,相關權威機構對2018年國內手遊市場規模估計,超過2500億人民幣。
將近6億手遊使用者,這龐大的流量,代表著的就是金錢,就是利益!
手遊如何實現盈利?
最簡潔明瞭的說法,就是靠流量變現。就跟學校門口的小賣部一樣,怎麼把小學生吸引過來消費,這裡面是有技巧的。
不過陳景樂自己理解的,做遊戲,或者說不管做什麼樣的產品,首先得自身品質過得去,一句話,靠同行襯托就完事了。在做出好產品的前提下,讓消費者對你的產品產生好奇,進而試玩,覺得OK,那麼就會轉變成活躍使用者。
在這之後,遊戲公司要做的,就是繼續做好這個產品,將使用者留住,並且讓其願意消費。
要是做不好,那就涼涼,沒什麼好說的,比如說《陰陽師》跟《逆水寒》。
國內遊戲市場環境相比國外確實一般,受到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就跟寫一樣。
不過沒關係,只要有優質內容,就有成功的機會!
比如說近段時間火熱的兩款電腦單機遊戲,《太吾繪卷》跟《中國式家長》,二者在Steam上可謂是極其火熱,都一度登頂銷售榜首,雖說完全是靠著國人的熱情懟上去的,但是榜首就是榜首,沒什麼好質疑的。
而《中國式家長》更是被日人民報點評了一番,推薦廣大家長都應該去玩一玩,學習下教育孩子的方式。
事實上二者都是小作坊小成本研發的遊戲,特別是《太吾繪卷》,創始人的經歷簡直跟起點主角有得一比,靠著自學成才的程式設計技術,錯漏百出的程式語言,愣是花了三年完成了遊戲主體。
而在公司瀕臨破產,沒錢宣傳,又沒人願意買下這款遊戲時,幾個合夥人決定先在Steam上發售測試版,標價58元。
結果一不小心就賣出了60萬份。
這些都是好產品出成績的代表性例子。
如果說PC單機跟手遊沒有可比性,那我們就說說手遊好了。
除去涼了大半的陰陽師不說,為什麼崩壞樂園、碧藍航線跟百萬氪金王這些千遍一律的卡牌遊戲也這麼火?
首先不能否認的是,這些遊戲確實都是精品,不管從畫風畫質,還是配音人設方面,哪怕劇情有些小瑕疵。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人家明確自己的市場定位啊!
這畫風!
這奶孑!
還有這嬌.喘!
擺明就是針對御宅一族!畢竟死宅們的錢最好賺了!只要你肯充錢,就有機會收集更多紙片人老婆,只要你肯充錢,就能偷渡成為歐皇!只要一發648,就能各種舔舔舔啊!
不就是648嗎?買!
為了老婆,我這個月吃泡麵也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