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開海> 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 (1 / 2)

大明帝國正規軍官講武堂出身的炮科軍官抽出雁翎刀,朝身後的炮兵部隊下達換裝彈藥的命令。

在他身後,是帝國最標誌性的火器部隊,使用屬於他們的神器,千斤佛朗機。

佛朗機是最能代表傳統明帝國火力部隊的裝備,不亞於二十世紀的五九坦克。

同樣仿製時為先進裝備,大量列裝時相對落伍,但經過改、魔改、改了又改、改了之後再改的一通操作後,儘量在新世界的戰場上放手一搏。

實際上佛朗機的年歲也跟五九坦克差不多,它最早仿製於嘉靖二年,嘉靖三年仿製出大樣三十二門發往九邊試用,一經使用深得人心,如此到嘉靖七年,大明仿中樣佛朗機炮四千門。

至嘉靖末,佛朗機成為大明主要兵器之一。

而到如今,儘管他們已經有了更強、更重、更遠的新兵器,見到佛朗機,人們仍會露出笑容,親切地稱上一聲無敵大將軍。

如今擺在陣前的佛朗機都是隆慶末萬曆初的新傢伙,集南洋軍器局能人志士才華之大成,是這個時代匠人、武將最傑出的智慧結晶。

南洋衛軍器局有三個最得意的成就,都能在這些佛朗機炮身上得到體現。

一是大匠關元固的鐵芯銅殼,採用鐵鑄炮芯、銅澆外殼的結構,以銅收縮的特性進一步加固炮膛,是質量與造價的平衡。

二是陳沐任指揮使時經大量鑄炮,夥同廣州府講武堂研究一道總結出炮身倍徑的形制,應用於虎蹲炮的十一倍口徑、佛朗機炮的二十二倍、鎮朔將軍的三十三倍。

各口徑下的炮底、炮耳、火門前壁、炮耳前壁、炮口的厚度皆有定製,兼顧重量與威力的平衡。

至於第三,第三是他們初代指揮使叫陳沐。

實際歷史上的大明與同時代整個世界的火炮技術加在一起,唯一落後的地方就在於這套炮身倍徑、炮壁厚度的規制。

論鑄造技術,天下無可超越永樂大帝掛在宮中那口大鐘;論彈道學,全世界的炮手都在依靠經驗行事,就連陳沐依靠的也是經驗,哪怕到拿破崙時代炮手的數學很好,站在炮旁依靠的依然是經驗。

大明炮手還總結出炮口墊高一寸,炮彈遠出幾百步的規律。

論火藥,戚繼光有最接近現代黑火藥的配比,而大明則有制硝獨步天下的提純技術。

把優勢天然硝礦,經皂角、明礬、蘿蔔、草木灰水、明膠反覆提純,中國人最早做出火藥,而煉硝則比做火藥更早。

蘿蔔的不飽和有機酸能脫色去雜質;草木灰的碳酸鉀能消除鎂鹽,碳酸去鈣鎂結合沉澱;明膠吸附雜質、明礬把沉澱物分於最下層。

匠人有能力沒自主,能自主的人像戚繼光這種懂技術的又少之又少,久而久之,炮造得越來越重,但沒有炮壁厚度規制,更重的火炮發揮出與輕量火炮相同的威力,平白浪費後勤。

後來歷史上也有西方規制流傳進來,不過到清朝康乾時期也不注重這些了,直筒子火炮越造越重、威力卻增加不了多少,甚至出現過翻新前朝火炮射程反而縮短的情況。

遠處行進而來計程車兵像天邊蔓延而來的黑雲,立在陣前的費玉口乾舌燥。

在他身邊,很難想象這麼多人會有同樣的動作神態,他們緊張而焦躁,像困在籠中的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