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偷了、搶了西班牙一條珍寶船大概是最值得驕傲的事了。
守軍願意固守孤城,最大的原因是他們清楚一個道理,想保護家族家人,就必須和其他守軍站在一起。
現在家人都去鄉下種地,立即讓守軍士氣為之一洩。
更讓人洩氣的其實是出現在戰場上的西班牙人。
查爾斯男爵固守了倆禮拜都沒發現敵人已經變了,他一直以為圍困倫敦塔的敵人是應明及其麾下的明軍。
因而守軍很長時間用的戰略都是把城內的街道在適當阻擊後便讓給明軍,儘量用一條條街道來進一步稀釋應明的兵力,以期用更多兵力來徹底消滅應明麾下一支或幾支精銳小隊。
並因這一策劃而沾沾自喜著。
士兵在戰鬥中可以投降,身處絕境即使投降查爾斯男爵也不怪他們,等他們到明軍那邊,明軍肯定對他們不好、欺負他們的女人,等打仗的時候再給明軍倒戈一擊就夠了。
他們的計劃前半部分非常順利,明軍沒遭遇什麼抵抗便收編了大量偽降守軍,還佔領了大量街道。
不過還沒等到偽降守軍聚夥反攻,只是吃了一頓飯,他們就再難重新聚起軍心了。
當守軍投降,他們嚮明軍長官使勁罵著倫敦堡內糟糕的補給,並詢問長官什麼時候讓他們打回去去。
明軍不讓他們去打仗,給他們毯子裹著免得挨凍,還有人給他們做飯,熱騰騰的餅子和湯,餅子有油、湯裡有幾片菜葉和一塊肉。
人們邊吃,眼淚邊掉。
眼淚並非因明軍的好而感動,是為守軍的苦而難過。
他們在倫敦塔裡的糧食快吃完,人們餓的想吃人,卻很可能熬到斷糧的時候連屍體都沒得吃——天漸漸熱了起來。
明軍這兒,士兵卻能喝到肉湯、吃到肉,甚至都沒人吃麵包。
更奇怪的是就這麼白白養著他們,不給他們兵器、不讓他們打仗,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士兵們都很默契地誰都不再問起打仗的事。
沒人忘記他們的使命,只是……只是不用擔心下一場戰鬥就死掉,天天有飯吃的日子太好,讓他們刻意地想要逃避戰爭。
人們集體撒一個彌天大謊,就好像只要不提起,先降後叛的事就能無限推遲一樣。
事實是明軍根本沒給他們這個機會,前線的明軍換了又換,紅帽子、藍帽子走了有牧野人,牧野人走了有漢國人,到最後調令下來時看管他們的部隊已經變成西班牙人。
沒人發給他們武器,成捆的鋤頭堆放在馬車上,帶隊的長官率領他們朝著與倫敦塔向背的方向漸行漸遠,直至倫敦城被拋在身後,越來越遠。
人類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內心掙扎,此時這苦難降臨在每一個守軍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