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開海> 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 (1 / 2)

阿科斯塔被匆匆忙忙地召見到常勝縣衙,這次接待他的不是陳沐,而是一身文官袍的知縣鄒元標。

這次會面就莊重多了,鄒元標對待西國人畢竟不像陳沐那麼隨意,單單陪同的通譯就有兩個,嚴格按照明朝規矩接待,向阿科斯塔傳達一個訊息。

“我大明天子有言在先,要在巴拿馬設立右京,此事即便陳帥亦不可做主,因此還望使者轉告西國大王,巴拿馬不能共治,必須作為明朝土地。”

阿科斯塔聽到被召見心裡便是一沉,現在這份沉重成為現實,他生澀地拱手說道:“西班牙需要巴拿馬地峽來運輸貨物,我們與明國的貿易,沒有巴拿馬,要從哪裡運輸?”

“而且作為即將締約的國家,我要提醒知縣閣下,國王想在巴拿馬修運河不是秘密,但為什麼幾十年過去還沒修呢?”

阿科斯塔根本不信鄒元標說什麼大明朝的右京在這兒之類的話,他們以為他們的皇帝是神明麼?在開戰前他們甚至不知道有巴拿馬這個地方,現在就成了右邊的都城了?

顯然是明軍攻佔巴拿馬的舉動令他們知道了一些什麼,比方說他們勘察了幾十年的運河計劃?也許更糟?

從內心深處來說,阿科斯塔並不在意明朝人知道西國對大運河的計劃,因為歐洲沒有任何國傢俱備修造這條運河的能力。

修運河比在山上鋪路難百倍,別說在新大陸,就算在歐洲本土,歐陸諸國的國家制度都不足以發動百姓去修造如此規模宏大的運河。

當然,計劃中的巴拿馬運河對古中國、古埃及、古波斯都稱不上龐大,但對中世紀英格蘭修道院為運送農產品修出第一條長達一千七百五十米運河的歐洲來說,太龐大了。

儘管龐大,但並非修不出來,修那條山路西班牙抓來四千個印第安人與黑人,結果鋪路過程中奴工多次造反,給他們帶來巨大損失——如果用四萬個呢?

超過五年的時間裡持續投入至少兩個軍團的兵力彈壓奴工,就為修出讓船能走的地方,這還不包括修築運河過程中會出現的意外:毒蟲密佈的參天密林帶來疫病、開鑿山林帶來的滑坡風險等等。

比起這些代價,人們普遍認為在山路上牽著騾馬走兩天,挺好的。

不過明朝不一樣,早在馬可波羅時期,遊記就記載了大運河的訊息,這事兒交給明朝人,沒準還真能成——至少阿科斯塔是這麼想的。

因此阿科斯塔儘管心有猜測,但他還真挺希望陳沐願意攬下修造這條運河的苦差事,他一點兒都不擔心這個。

首先這條計劃中的河就不好修,如果在明朝腹地,這條河不太難,因為明朝有強大的動員能力,但在新大陸,沒有;其次如果陳沐真的要修,西班牙會把雙腳都舉起來贊成的。

明朝人在新大陸有限的精力都放在這條河上,西班牙人就可以在大洋彼岸安心睡覺了。

他擔心的是,明國人會不讓西班牙人用他們修出的山路。

“除非閣下能付出足夠彌補運輸損失的賠償,比方說我們的貿易價格再降一成,否則巴拿馬是不可能全部交給你們的。”

鄒元標雖然在東洋軍府的地位早就低到腳指頭兒了,但面對‘邊鄙夷國使節’,知縣大人依然有無與倫比的權威與驕傲,他緩緩搖頭,言之鑿鑿:“不,你們不想要賠償。”

鄒元標倒不是蠻橫的霸道,他看似隨手地翻了翻桌上的野牛皮筆記本,很講道理地說道:“貨物低價一成,商稅照例提高三成,此等賠償,無識匹夫尚不會要。”

鄒元標只說照例,但他卻沒說照的是哪裡的例,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哪裡的例,他只是重複陳沐早先給他說過的話罷了。

他們早就知道西班牙人會想在貨物價格上做文章,在幕僚團的分析中,巴拿馬對西人的意義在於縮短運輸路程,除此之外就沒什麼了,西人貴族只重金銀,對治理地方的上心程度甚至不如那些種植園主。

他們一定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換來貿易優勢的機會。

說起來鄒元標真的是越來越佩服陳沐了,降價一成商稅提高三成這種不要臉的方法都能想得出來——他說出來都臉紅,可陳沐已經非常熟練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