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方鴻自己都想過這個問題,方淑妃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並沒有顯得多麼震驚,想了想,開口道:“圓兒的年紀太小,無論是陛下還是朝臣,都不會同意他參與奪嫡的。”
“年紀小是長處而非短處。”方哲道:“如今陛下身體康健,圓兒有足夠的時間成長,他總會長大的,陛下也總會老的。”
方鴻在官場多年,自然能看出來這一點。
正值壯年的陛下,與康王,與端王,其實是對立的關係,康王和端王想要早點上位,陛下又何嘗不想永遠霸佔著這個位置?
而皇帝只有一個,陛下是康端二王上位的阻礙,二王同樣也是陛下的威脅……
年幼的潤王對陛下產生不了這樣的威脅,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比康王端王更有優勢。
而要論背後的力量,方家在京中,沒有敵手。
方淑妃看著方鴻,說道:“為了圓兒,也為了方家,這些事情,大哥要提前準備了。”
方鴻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了。”
說完他又看向方淑妃,詫異道:“圓兒怎麼忽然想要當皇帝了?”
“這個不重要。”方淑妃看著他,問道:“結果比過程重要,不是嗎?”
……
方淑妃離開方家之後,方鴻倒了杯茶水,潤潤喉嚨,嘆道:“為了爭奪皇位,端王康王你來我往,更不會容許別人插手,想要和他們爭,無異於虎口奪食。”
方哲站在他身旁,淡淡道:“怕是要爭的,不止是端王和康王。”
方鴻看著他,問道:“這是何意?”
“懷王這個人,我看不透。”方哲雙手環抱,搖了搖頭,說道:“一個沒有心機,也沒有身份背景的人,憑什麼成為除了端王和康王之外,唯一一個留在京師的成年皇子,陛下的成年皇子,可不止他一個……”
“連圓兒留在京師都有危險,他怎麼可能意識不到?”方哲自顧自的說了一句,隨後便笑了笑,說道:“有點兒意思……”
“懷王是裝傻也好,真傻也罷,圓兒只有一條路可走,方家也只有一條路可走。”方鴻舒了口氣,說道:“奪嫡的話,一個吏部侍郎,一個戶部侍郎,還不太夠……”
他話音剛落,忽有又尖又細的聲音從外面傳了過來。
“聖旨到,吏部左侍郎方鴻接旨!”
方鴻怔了怔,下一刻便快步走出去,只見兩名宦官站在院內,一人手中持著聖旨,正微笑看著他。
方鴻目中浮現出一絲疑色,卻還是上前兩步,整理了一下衣著,雙膝跪地,大聲道:“臣接旨。”
……
吏部周尚書接替了馮相的位置,吏部尚書的位置便空了出來。
除了宰相之外,吏部和戶部尚書,算的上是朝中最有權勢的兩個位置,有無數雙眼睛都盯在吏部,其中便包括康王和端王這兩位奪嫡的皇子。
吏部有兩位侍郎,右侍郎孫遷剛剛上任不久,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升任侍郎,方鴻雖然在吏部的時間久了,但是資歷上,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倒是朝中的其他幾位官員,勉強能勝任這個位置。
然而眾人的目光盯著這個位子沒多久,便有結果從宮裡傳了出來。
周尚書離開之後,原吏部侍郎方鴻,接替了他的位置,成為了新的吏部尚書。
周尚書在右相的位置上坐不了多久,但方鴻不一樣,只要他當上吏部尚書,就很難再下來。
從侍郎到尚書,看似是從二把手到一把手,似乎只邁出了一步,但尚書和侍郎的權力,卻是天差地別。
這代表著尚書吏部,已經完全掌握在了方家手裡。
當然,方鴻的際遇,別人是羨慕不來的,方淑妃正當聖寵,方家一門又能人輩出,聖眷自然濃厚。
也有人為方家可惜,方家有如此權勢,奈何潤王年紀太小,若是潤王再年長几歲,便能參與奪嫡,到時候,方家只需振臂一呼,便有無數擁簇者前仆後繼,還有康王端王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