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人”獨家冠名的第一屆唐人杯十六衛錦標賽決賽,將在兩日後舉行。
即便是有很多人到現在還不知道獨家冠名和錦標賽是什麼意思,卻也不影響他們知道,這一場比試的場面之宏大,並不多見。
十六衛大比的目的不僅在於比試,還要向楚國和西域諸國展示陳國的實力,有威懾外邦的作用。
這是一場難得的盛事,除了朝中官員,京內權貴之外,還有他國使者,甚至於連陛下都會親自出席。
在這場比試結束之後,比試的籌辦商,會在萬眾矚目之下,抽取兩人,送出價值萬兩銀子的大禮,商人逐利,如此大方的商家,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距離比賽還有兩日,驍騎營上下,已經忙得不可開交。
兩日後,出現在這裡的,除了朝中官員之外,還有陛下和外邦使者,他們必須將所有的事情都安排的盡善盡美,不能讓陛下不滿,也不能在外人面前出醜。
驍騎營的衛生要徹徹底底的打掃一遍,兩日後的安保工作也很重要,驍騎營門口要安排足夠的人手檢票,憑票進入,還要給陳皇和一些身份尊貴的人開闢特殊通道,唐寧在禮部待過,研究過陳國的禮制,對於這種面子工程再也熟悉不過。
這一場比試,所有的票都賣了出去,京中黑市上極少流通的幾張,價格也翻了數倍,無數人求之而不得。
往年的十六衛大比,從來沒有引起這麼大的關注度,但今年不同,唐寧花費了極大的力氣和銀子在宣傳上,十六衛的比試,儼然已經變成了一項全民運動。
在吃了許多次虧之後,所有人都開始意識到,他們一直都在低估左驍衛的實力,他們一路打敗所有的對手,其中不乏能在大比中爭奪第一的強敵,絕不是運氣使然。
左驍衛的實力被認可,這使得最後一場的賠率並不多麼離譜,當然,總體而言,還是有半數以上的人認為,左驍衛的神話,將在左羽衛手中終結。
唐寧最後一次在場內轉了轉,看著陳中郎將坐在某處臺階上,有些失魂落魄的樣子,走過去,問道:“陳將軍,怎麼了?”
陳中郎將抬起頭,尷尬的對他拱了拱手,說道:“過幾日,就要稱呼唐大人為唐將軍了,以後陳某還得多多仰仗唐將軍……”
“陳將軍這是說的哪裡話。”唐寧揮了揮手,說道:“聽說右羽衛中郎將即將被調往北方,陛下有意調任陳將軍暫任右羽衛中郎將……”
陳中郎將怔了怔,立刻站起身,問道:“有此事?”
“宮裡傳來的訊息,應該不會有假。”唐寧對他拱了拱手,說道:“提前恭喜陳將軍了。”
陳中郎將站起身,拱手道:“同喜,同喜……”
十六衛中,高階將領的升遷極難,一般只要是被調往前方戰場的,只要積累了足夠的戰功,回來便可再升一級,右羽衛中郎將這次被調離,回來怕是就要在某一衛中任將軍了,調他過去暫任,雖是平調,但驍騎衛怎麼能和羽林衛相比,在那個位置熬上十幾個年頭,說不定他也有再進一步的可能。
陳中郎將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對唐寧拱了拱手,說道:“我去看看那幫傢伙,最後一場比試只能贏不能輸!”
……
兩日的時間,轉瞬即過。
有皇帝出席的場合,安全永遠是需要排在第一位考慮的事情,大比決賽之日,除了少數人之外,大部分觀眾都需要提前半個時辰進場。
皇帝的位置自然也要與眾不同,位於看臺最中心,視野最清晰的主席臺,與兩邊看臺隔絕,主席臺的空間不小,陳皇坐在最前方,身側分別是康王和端王,之後便是懷王和潤王,一些朝中重臣和他國使者的位置更加靠後,至於其餘之人,就只有在外面的份了。
今日只有一場比賽,且持續的時間不會很長,在比試開始之前,還有幾個歌舞助興節目。
這其中,有一半的節目,都是那幾個西域小國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