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對於草原上肅慎人的瞭解,陳國自然不能和楚國相比。
唐寧也是第一次深刻的瞭解草原上的局勢。
因為完顏部的崛起,使得肅慎大小部落也團結起來,形成以夾谷和術虎為首的兩個大部。
但從實力上講,這兩個部族,比起完顏部還差一些。
這就會形成一個很尷尬的局面。
陳國和楚國不結盟,完顏部遲早會統一這兩個大部,先滅楚,再亡陳。
若是陳國和楚國結盟,那要面對的,可就不是一個完顏部了。
這和陳楚對草原的態度是一樣的,草原一團散沙,陳國和楚國都會任之由之,草原一旦有統一的趨勢,兩國則會立刻結盟。
草原對待陳楚也是一樣,兩國各自為政,他們才有時間慢慢廝殺,慢慢吞併,一旦兩國聯盟,那就明擺著是要搞他們啊,只要這三大部落的首領稍微有點腦子,就不會先廝殺,然後等著陳楚兩國聯軍來割韭菜。
無論是陳國還是楚國,結盟是必須的,但要想做那得利的漁翁,就得先悶聲搞破壞,大張旗鼓的結盟,根本就是要逼出一個統一的肅慎族出來。
不過,殿試之後,陳楚結盟,已經成為了某種政治方向,這個時候跑去潑冷水,實在是不明智的行為,搞不好會被當成典型抓出來批鬥。
更何況,他一會兒支援結盟,一會兒又不支援結盟,從此以後,京師的詩瘋子怕就變成真瘋子了。
不能直接說,不然會被抓典型,也不能不說,否則可能沒幾年太平過。
有李姑娘在,這件事情應該沒什麼問題了,這也算是曲線救國,唐寧看著潤王,有些好奇,自家的飯菜到底是好吃在哪裡,居然讓吃慣了山珍海味的皇子這麼留戀。
難道是吃慣了大魚大肉,偶爾吃幾頓尋常人家的飯菜,便吃上癮了?
潤王吃乾淨了一抹嘴,說道:“我後天再來找你。”
“我後天不在家。”唐寧看著他,問道:“你後天不去瓊林宴上吃嗎?”
潤王搖了搖頭,說道:“瓊林宴上沒有什麼好吃的,我早就吃膩了,還不如什錦鍋子……”
不喜歡吃山珍海味,卻對什錦鍋子念念不忘,潤王大抵就像是後世那些吃慣了大魚大肉,逐漸對農家野味感興趣的富貴人家。
瓊林宴在即,宴會當晚,除新科狀元之外,朝中的文武重臣,也會受邀進宮,參加這次盛事。
明日才是瓊林宴,但今日,朝中諸多大臣,以及翰林院諸學士,都齊聚宮中。
某處大殿內,諸多朝臣濟濟一堂,便是連端王、康王、懷王三人,也侍立在殿內一側。
與楚國的結盟商談,陷入了停滯之中,陛下緊急召他們前來,便是議論此事。
有官員上前道:“陛下,臣以為,楚國使臣態度轉變,若非是草原上的形勢發生了什麼變化,便是他們有了別的計劃。”
另一名官員道:“不管他們如何變化,結盟一事,都是對楚國大為有利,此事若是擱置,首先著急的,還是他們。”
“陛下,臣以為魏大人說的對,這件事情,楚國必定比我們更急,我們只需靜觀其變即可。”
……
殿內官員各抒己見,陳皇坐在高位之上,聽他們說完之後,沉默了片刻,說道:“你們先下去吧,此事,待瓊林宴過了之後再議。”
他說完又看向一旁的端王三人,說道:“你們三個留下。”
“臣等告退。”諸多官員躬身之後,陸續走出大殿。
角落裡,一名官員推了推靠著柱子睡覺的男子,說道:“小方大人,別睡了,走了……”
男子睜開眼,打了個哈欠,對他拱了拱:“謝了。”
待殿內的官員離開之後,陳皇才望向端王三人,問道:“剛才的事情,你們各自談談看法吧。”
端王想了想,說道:“回父皇,兒臣以為,此事越是拖延,對我們便越是有利,等到肅慎人真的危及楚國時,我們便能開出更高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