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重生成蛇,在現實世界開創修妖法> 第164章:為祂寫詩,大學論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4章:為祂寫詩,大學論仙! (3 / 7)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說的便是李白這樣的人物。”

“但我還是更喜歡杜甫。”

“在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個人引領風騷,李白是大唐盛世的新星,也是整個大夏燦爛文化史上不可缺少的部分。”

眼看眾人迫不及待,範銘很快揭曉了謎底,“我相信大家應該已經猜到,沒錯,今天我們要講的人物正是李白。”

“在李白身上,我們窺見了唐朝的輝煌與落寞,領略了千年前的紅塵風光,更結識了一個桀驁不羈,自由飄逸的靈魂。”

甚至就連他的身世也帶有許多傳奇色彩,《舊唐書李白傳》記載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

《新唐書·李白傳》卻是截然不同的版本,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

但不管怎麼說,李白這兩個字註定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眾人不由得雙目放光,就連身體也下意識挺直起來,坐的端端正正,認真傾聽範銘的話語。

對於這個名字,他們可以說是如雷貫耳,畢竟小時候就是揹著他的詩長大的。

試問誰沒有背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句。

李白在歷史上被人提過無數次,他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不畏權力,藐視權貴,曾流傳著“力士脫靴”“貴妃捧硯”“御手調羹”“龍巾拭吐”的故事。

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的人身上,恐怕早就已經死了百次,可李白卻依舊能夠屹立在盛唐中,那是因為他有才華和狂傲的資本。

同一時期有名的大詩人杜甫曾評論李白的詩詞,“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魏顥也有言,“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就連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足以可見當世之人對李白的評價有多高。

毫不誇張的說,大唐少了李白,便少了氣吞八方的萬丈豪情;大夏少了李白,便失了流傳千古的浪漫不羈。

……

範銘言語生動,另闢蹊徑,雖然大家對於李白已經非常瞭解,可是經過他的解釋,千年前的人物也變得有血有肉,富有“謫仙人”之稱的李白躍然於眼前。

“關於李白,他一生寫下了大量詩篇,具體已經無從考究,但是流傳之久的有900多首,不知大家都喜歡他的哪些詩句。”

很快就有不少學生踴躍發言,“我喜歡‘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這份傲氣。”

“還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爽之氣。”

“不應該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恢弘氣概麼。”

“你們說的這些都差點意思,大家格局都開啟一點,我看應該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霸氣。”

“要我說最經典的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短短十個字道盡思鄉之情。”

原本寂靜的教室,瞬間變得如同菜市場一樣熱鬧,每個人的觀點不同,各抒所見,發表自己的看法。

甚至還能夠看到兩名學生,為了爭執哪一句詩最好而吵的面紅耳赤。

李白無論哪首詩,隨便挑出一個句子,都可以堪稱典範,若是非要整個第一齣來,暫時也想不到,實在是苦惱到了極點,

範銘笑意盈盈,也不阻止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暢所欲言是好事。

“其實你們說的都很對,這些詩都有跡可循,有的是李白在旅途當中見聞,有的是遊覽山川后的感觸,還有的則是醉酒過後的興致濃郁,但是——”

範銘話鋒一轉,臉上表情有些神秘,“有首詩的創作環境,卻是格外的特殊,沒有具體明確的事物,似乎只是李白的空想,但這空想,又隱藏著一層看不見的神秘……”

聽到這裡,其他學生不由得帶了好奇之色,忍不住問道:“範教授,您就別賣關子了,到底是什麼詩啊?能有這麼玄乎?”

範銘呵呵一笑,見大家的情緒都被調動了起來,便吟誦道: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隨著範銘緩緩念出聲,配上音箱裡傳出的頗具古典的音樂,一時間眾人眼前彷彿真的出現了危樓高懸於蒼穹,恍若九天的瓊樓玉宇,站在上面伸手便可以摘星攬月。

吟誦完畢,範銘意猶未盡道:“正是這首夜宿山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