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的時候就已經入教了。
在於張天一獨處的時候才會叫張天一爸。
如果換做是在教內的話,她也要喊張天一掌教。
而且她的修行也沒有得到張天一的特別照料。
道法法力也不比同輩高多少。
當然了,她眼中的同輩是張天一徒孫那一輩的。
如果單論輩分的話,與她同輩的全都要過八十歲高齡。
還有那麼一兩個大師兄、大師姐已經年逾百歲。
“此番在山外歷練,有何收穫?”張天一問道。
“在隱修會蟄伏數年,道心難平。”張楠說道:“諸多惡事看在眼裡,卻身在狼窟,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你下山之前,為父曾言明。”張天一說道:“入那隱修會不在於那地方有多危險,而在於你心境錘鍊。”
張天一這話也不是幌子,若非有十足的把握,也不可能讓自己親生女兒去隱修會臥底。
哪怕她不小心身份暴露,哪怕張天一遠隔萬里,也有把握保護女兒周全。
他們道家講究的是無為而為,道法自然。
所以這修行更多的還是修心。
只要心性夠高夠堅韌,修行便暢通無阻。
所以道家多是內境高過外境。
而不像是陳曌那種,一路暴力提升,完全不修心境。
當然了,各人有各人的法緣。
張楠入教近二十年的時間,可是她的天賦卻高於悟性。
作為張天一的女兒,不敢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至少這天賦絕對不差。
可是因為龍虎山天師教的道法所限,張楠必須心境先達,修為才能跟的上。
若是心境不達,那麼天賦再好也上不去。
而心境理論上是不受限制,可以無限的提升。
甚至能夠到達不可思議境界。
可是修為卻受限於心境。
也正因如此,張楠才需要下山歷練。
只是這下山歷練又有許多的講究。
如果只是行走江湖的話,對於張楠來說太沒有挑戰性了。
更別說是修心養性。
就憑著張天一的名號,哪個江湖敢為難張楠?
哪怕是再窮兇極惡的惡棍,見到張楠也要繞著走。
正因如此,張楠才在張天一的安排下,悄然無聲的進入隱修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