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分鐘後,年輕的雄獅吃掉了大概五十公斤的肉。
這可能是它獅生中最滿足的一餐了。
陳曌一直坐著旁邊凸起的石頭上,看著雄獅。
養寵物的人都知道,餵食的時候,看著自己的寵物進食,其實也是一種享受的過程。
這種行為就是一種主人與寵物的互動過程。
陳曌倒是沒打算把它帶回去。
主要還是它已經成年了。
家裡還有兩頭小獅子,辛巴和娜娜。
如果真把雄獅帶回去的話,將來辛巴也許會被它殺死。
這是它們族群的社會形態決定的。
不是因為它們的邪惡或者什麼。
陳曌所能做的也僅僅只是餵飽它。
“我該去忙了,希望你能夠成為這片大草原上的王。”陳曌輕輕拍了拍雄獅。
雄獅抬頭看著陳曌離去的背影。
陳曌不想和它接觸太多。
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志願者,很多時候它們都不會和動物進行接觸。
即便是它們需要研究動物,大多數時候也是保持著距離。
和動物接觸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動物的思維方式是很簡單的。
它們覺得志願者是好人,從而對所有的人類都保持著同樣的態度。
可是來這裡的人類,並不是每一個都是好人。
有志願者就會有盜獵者。
在上個世紀就曾經有志願者救助了一頭非洲象。
並且還因此與那頭非洲象產生了很多的交集。
大象是具有高智商的生物,它們是懂得感恩的動物。
所以那隻被救助的非洲象錯誤的認為人類是它可以接觸的。
最終的結果就是,它被盜獵者殺死。
這是非常殘酷的事實。
它被它所喜歡的人類殺死。
這不是單一的個例,而上許許多多的先例擺在前面。
被人類認定為最邪惡的幾種犯罪中,偷獵就是唯一一個非指向人類的犯罪。
其他幾種分別為販……毒,走私器官以及人口販賣。
偷獵雖然是對動物的犯罪,可是更多的時候是屠殺與謀殺。
陳曌同樣不想因為自己與這頭雄獅的接觸。
讓它誤以為人類都是可以信任的。
所以陳曌才避免與它做更多的接觸。
雄獅追了陳曌兩步。
突然,陳曌的身上散發出強烈的危險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