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哪個史蒂文?”
“好萊塢最大牌的那個傢伙。”陳曌說道。
“陳先生,你真能讓我們的啤酒品牌植入史蒂文先生的新電影裡?”
“沒問題。”
丹佛是真沒想到,陳曌的人脈這麼廣。
他可是聽說過,史蒂文的電影植入一個五秒鐘的廣告鏡頭,至少要上千萬美元。
而且要想植入,那是要看品牌規模的。
不是誰想花錢都能植入。
能夠植入到史蒂文新電影的廠商,哪個不是一線品牌。
其實,如果按照正常的商業準則,即便陳曌作為電影的投資商,想要在影片植入廣告同樣需要支付酬金。
不過這部電影,完全是屬於陳曌、史蒂文和拉斯法的玩樂之作。
這部電影是賺是賠,他們自己關上門自己算。
陳曌提供作弊道具,史蒂文負責拍攝與剪輯電影,拉斯法則是負責發行電影。
目前電影還沒定檔,不過電影已經在PLM的電影發行名單之中。
由於電影的製作方和出品方不屬於六大,所以PLM的票房抽成還是挺高的,高達15%。
即便是有史蒂文的名頭做保證,PLM依然要求高額的抽成。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好萊塢一直被六大把持著。
即便拉斯法作為PLM的董事長,他也無權單獨的決定發行電影抽成多少。
不過以PLM的強大關係網,電影在北美地區上映的時候,首映三日至少能夠獲得四千五百塊熒幕,目前的與院線的票房分成還在談判中。
這些都不用陳曌或者史蒂文去談,PLM自然會幫他們談妥。
畢竟PLM作為發行方,這些都是他們需要做的事情。
這部電影的投資差不多六千萬美元,不過再加上宣發費用,投入成本大概在一億美元左右。
如果僅僅是北美的票房來說,大概在兩億兩千萬美元以上,才能夠實現票房盈利。
不要看現在的電影票房各種幾億美元大爆,實際上在原創電影上,北美本土票房很少能夠突破兩億美元,甚至一億美元都是少之又少。
哪怕是史蒂文都不能保證電影一定能夠達到多少票房。
即便史蒂文之前的《怒海警探》的確是震驚了一把好萊塢,可是誰都不敢保證,史蒂文還能創造第二個奇蹟。
當然了,好萊塢的電影從來就不止是依靠票房來實現盈利的。
如果僅僅只依靠票房盈利,好萊塢95%的電影都會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