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之後,首先因為蕭司空的捷報傳回來,建康城大多鬆了一口氣。打了個開門紅,至少他們還是有不老戰神,未見得就會重蹈覆轍天下大亂。
隨之便是郗家兒郎的起復。
郗老廷尉死了一年多,郗尚書作為親兒子還在孝期,可是爺不藏孫,郗尚書那輩還在,郗家第三代其實就可以起復了。
無論是郗紹還是郗綜,那都是有真才實學,入過永平帝眼的。
只待身邊人稍稍一提醒,皇帝立馬就想起郗家這一茬人才,在郗家這一輩還尤其是四房這一庶一嫡兩個出類拔萃的人才。
官復原職不現實,也不能讓現任直接給人騰位置。
郗紹一直得皇帝重用,做過黃門侍郎,雖然任了不到一界的臨海太守,但政績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
此時正值御史中丞之位空缺,幾個世家都不願意上位,哪怕那是個實權位,還有的端著世家的架子不願意落地呢。當然也有的怕得罪人。
至於寒門庶族出身的倒也是有人選,上任沒兩月讓人參了個透心涼,家裡後院都讓人燒著了,直接辭職人家撂挑子不幹了。
這就看出心性不行了,看看嚴棟,明裡暗裡讓人算計多少回,人家硬是挺住了,做的風聲水起。
永平帝就是後悔讓他去了荊州,落了個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只能當死處理。
連撫卹金都加倍發到嚴家了。
目前御史中丞世家無人願意做,寒門庶族也不甚搶手,吏部推薦了幾個到永平帝面前,永平帝正猶豫呢,趕巧郗家子弟出孝期了,他第一時間就想到曾經的心腹愛將。
郗紹出身世家,可惜是庶子,一向不得重視。
自小他懂得的就是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堂堂的御史中丞,實權在握,他有什麼不敢當的,皇帝問完話,他一個頭磕地上就領旨謝恩了。
都沒給皇帝反悔的時間。
笑話,他郗紹就不曾怕過。
永平帝也沒讓郗綜等太久,知道郗家一家子熟悉律法,家學淵源,便任了廷尉正,僅次於卿和少卿之下的正五品,主決疑獄,卿和少卿不在,便是主事人了。
郗家兩位子弟的迅速起復得任高官,無疑是傳遞了一個訊號,這是郗家得帝心的訊號。
以後郗尚書孝期過後,也錯不了。
郗紹不復重望,一上任就大刀闊斧,大參特參,很是走剛正不阿風。
唯一令永平帝心煩的就是褚貴妃那裡了,三月末的時候褚貴妃倒是順利產下一子,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可褚貴妃卻產後淋漓不盡,恢復的並不好。
褚貴妃嚇的只當自己有了今天沒明天,每天見著皇帝就是哭,要麼就是託孤,讓皇帝好好待自己的兒子,跟馬上就要閤眼了似的。
要說蕭皇后,皇帝那是真尊重,也憐惜,可對褚貴妃又不一樣,打心裡就覺得她嬌滴滴的,使的都是他看得出品得來的小手段小花招。平日裡彩虹屁聽多了,也真就拿她當知己了,比蕭皇后還要知己。甚至褚貴妃的身世和他還有共通之處,都是妾生子,平日裡沒少被人瞧不起。
褚貴妃又是個會撒嬌示弱的,永平帝本來防備的心在她日經月累,水磨石穿之下倒是多多少少體會到了親爹和親孃的那種錯綜複雜的感情。
對褚貴妃,他是下了大力氣要救治的,責令太醫院務必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