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由醫書,向外擴充經史子集,甚至工匠各類工具書不妨多多抄寫留存,涉及傳承秘書若有需要或可由朝廷定價買下。而此類工具書集由在上書寫留存傳承人姓名,亦算是另一種青史留名。
此提議一出,不禁永平帝拍巴掌叫好,朝廷眾大臣也多有褒貶。
厚道的說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更多的則是認為謝顯這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給自己造勢,好大喜功。
盛世著書,亂世……吃飽飯就不錯了。
現在大梁說亂世並不現實,但要說盛世那也不是,山河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你有那閒工夫,不如尋思尋思怎麼讓大梁興盛起來。
還著書,還不是公器私用,給他家夫人生崽鋪路?
不過是擴大了範圍而已,窮根究底根源在這裡呢。
話是這麼說,淮陽王卻是第一個站出來響應的,無他,閒的沒事兒幹,難得有這麼好個活兒,又沒什麼實權在握,皇帝也不至於疑神疑鬼,打發時間唄,反正他有錢有權還有閒。
這是淮陽王自打家宴之後難得的一次冒頭,對於本就有心修復關係的永平帝來說,無異於正犯瞌睡就有人遞枕頭。
哪有個不應的,當下淮陽王領差上任,轟轟烈烈的組織起著書的工作。
謝顯把建議一提,就沒他的事兒了,甩手自在。
倒是太醫書,率先響應此舉。
都知道歷來戰亂最是毀人不倦,多少珍藏古藉,書畫文物都是那麼毀的。旁的姑且不論,醫書從前朝留下來的百不足一,多少稀缺珍貴的案例,教學都沒了。
難得永平一朝有這麼良心善舉,太醫院的院判醫師們也被煽動起來,恨不得把自家家傳的醫書案例全捯飭貢獻出來。
就謝顯一句話,整個大梁都動起來了,由上而下,影響繼續向外擴張。
世家們歎為觀止,論謝顯的影響力,不服不行。
祖四娘所以才有此一說,也是見識到了。
前腳送走了祖四娘,下午謝婉就回了孃家,沒別的,也是來看蕭寶信的。這是他們謝家的大功臣,一個人頂起了大半繁衍子嗣的重任啊。
郗家正在孝期,蕭妙容和褚令姿不方便登堂入室,便遣人送了賀儀,面是沒露的。
就這樣,今天接待了謝婉,隔天謝姍和謝嬋謝娟姐妹幾個又回了謝府,湊到容安堂又是好頓取笑。直到快到尾聲,謝大娘子才姍姍來遲。
距離上一次不歡而散也有小半個月,謝顯早就找徐二郎談過,兩人秘密談了什麼,謝大娘子不知道,謝顯跟她保證的卻是如她所願。
既然弟弟都這麼說,謝大娘子也不好端著,再者懷的是親弟弟的孩子,她不看僧面還得看佛面呢。
來的最晚,但賀儀無疑是最重的,很有些壓得住場面。
蕭寶信神采飛揚,這麼些天早就適應了,肚子裡揣幾個崽,那不也得活啊。
趁著這機會,少不得把話給拉回來,緩解緩解和謝大娘子的關係。畢竟謝顯有話,和謝大娘子關係一直挺好,讓誰難做也不能讓謝顯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