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那兒領俸祿,聽人拍馬屁一個頂倆。
謝顯是他晚輩,壓不住他,不像當年他兄長活著的時候,跟耗子見了貓似的,動都不敢動的。現在家裡男人,比他大的就謝老二,還是庶子,也是捧著他嘮的。有什麼鬼主意只是讓謝老三當槍使。被人忽悠慣了,真當自己是多能耐的主兒了,在家裡想擺說一不二的款,也不看他自己有沒有那實力。
說句不好聽的,除了那謝寧,謝家誰拿謝老三當回事?
連三房裡的大丫環背地裡都瞧不起他,在自己房裡都挑不起事兒來,一而再再而三的為了個庶子爭權力……
還不是礙著自己的臉面,想給自己找存在感?
就瞧瞧他回府上了看謝婉出嫁那嘴臉,好像給誰多大臉面,擺那個款,要不是自家親閨女出嫁,袁夫人當場讓人給攆回去,跟他們長房裝什麼大瓣蒜?
“這就是人生啊。”謝母忽然感慨。
“有喜有悲,有高興又有掃興……”
蕭寶信強忍住沒笑,悲,掃興,說的是誰誰心裡明白啊。太夫人上歲數了,都總結出人生經驗來了。
“要說咱們家,最近這幾年是沒什麼婚嫁了,剩下的幾個小娘子也就阿嫣最大,也才九歲。她的婚事……我老了,就不摻和了,老三媳婦你自己拿主意,看怎麼辦。”
謝嫣是謝姍的親妹子。
王夫人這輩子就生仨閨女,親倆都嫁了,就剩這謝嫣。
謝母之所以有這話,主要是王夫人自打這三閨女一生出來,就是和王家小郎定下了指腹為婚的娃娃親。只是誰也想不到的是王家倒了,那王家二十三郎因受王朗牽連,雖年幼未在斬首的名單裡,卻也是流放千里之外。
謝嫣之後是嫁與不嫁,王夫人也沒和謝家有過交待。
謝母是不願做背信棄義之人的,但讓親孫女嫁去苦寒之地,她也說不出口。不過,王夫人如果做人親孃都能做得出來,她這做祖母的就更不會有別的話了。
謝嫣到了這一年的十月,也就滿九歲了,按說若是要議親也是該相看的了。
謝母也是算準了時間,有此一說,正好也是趁著謝婉出嫁,說起此事也不算突兀。
王夫人想了半天:“……等過了今年,我就給她挑選人家。咱們謝家現在如日中天,要挑個如意郎君還真是件費心勞力的事兒。”
這話一說出來,就相當於否了和王家以前的婚約。
謝母:“你是阿嫣的親孃,這事兒再費心也得你親力親為。”算是認可了。
“那是自然。”王夫人想了想,又補了一句:“當初送走二十三郎,我就和他說過了,這婚事只怕不能作數,他也都理解。他雖是我親侄兒,可阿嫣也是我親閨女,我怎麼能忍心就這麼讓她跟過去。再者……”
再者沒辦法說出口,流放千里,最開始一兩年她還曾收到過二十三郎的信件,後來連信索性都沒有了,誰知道人是不是還活著,能活活幾年?
當初只是個不到十歲的小郎啊。
王夫人也不想落人話柄,見利忘義,落井下石,該說的該找補的都得擺在檯面上。她不要臉,自家閨女以後說親還是要臉的,她得為自家閨女設想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