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是兩大勢力這般無語無奈,低下高貴頭顱的宣城長公主威武霸氣啊,也就這麼個作禍能做得出來。
“是寶樹把長公主給帶壞了——”
“是宣城把寶樹給——這兩人太臭味相投。”
把蕭寶樹帶壞,這就是再昧著良心也說不出來的話,誰能把蕭寶樹帶壞了啊,那人還沒生出來呢。
“他們肯定是走水路了,不然老臣絕計不會追不上。”蕭司空唉聲嘆氣,就怪自己追出城的時候沒多出那麼一個心眼,分兵兩路去追。
誰成想自家兒子跟他還玩兒這聲東擊西的套路,明明從陸路出發的,他親自送出城的,結果卻半途改了水路?
“愛卿派去的人夠不夠用啊,不如宮裡再派兩百御林衛前去。”永平帝無奈接受現實,開始考慮最安全的做法。
“宣城也是沒出去見過世面,以前就一直嚷嚷著要出去。既然有寶樹護著,那肯定是不成問題的。出去……就出去吧。”
這話是咬著牙說的,不這麼說又能怎麼辦?
只能順著妹子的心意了。
即刻下了口諭,令人領兩百御林衛著水路,兩百著陸路,同時奔向江州。
能在半途中遇到宣城長公主更好,隨行護衛,哪怕沒截住,蕭寶樹的最終目的地也是江州,守株待兔肯定也能找到。說是有蕭寶樹護著放心,可手上也沒停了繼續派人。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兒啊,多重保險。
至於蕭寶山的事兒,一個字兒永平帝都沒提。
其實,這在他看來太稀鬆平常了。哪家人家不是這麼過來的,也就蔡氏女少見多怪,當年蕭蔡兩家掐成烏眼雞,都成了建康城的笑柄了。
現在又怎樣?
日子不還是得過嗎?
非要和自己過不去,結果,自己果然過不去了吧?
回椒房殿就和蕭皇后說了這事兒,蕭皇后半晌無語。
這就是妾養出來的,想的都跟正常人不在一個腦回路里。這是單純的後宅陰德嗎?這是一個人的品行,一個人行事的德行操守。往小了看是作風問題,往大了說,那就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格局的問題啊。
不過也沒多說話,犯不上因為個蕭寶山把永平帝給得罪了,不值當的。就是,聽了純粹膈應。
###
這事兒就這麼掀篇了,蕭家也沒往謝家傳信兒,直到三天後進了宮,蕭皇后提起,蕭寶信才知道。
這是蕭寶信產後第一次進宮,以前拒了幾次,這回孩子生完,月子都做完,是真沒理由拒絕了。
再者,蕭寶信也不想真把人得罪狠了。
起碼不用做仇人啊。
頂多知道對方是什麼人,心裡有數,平日裡遠著些也就儘夠了。畢竟是一國的皇后,面子還是要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