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家是一方面,婆家也得家風正才是。
而一家的家風,只看家主。
家主若是個不著四六的,下面有樣學樣,各自謀利,整個兒家都不會清正。
現在謝顯雖為家主,後宅卻是一向不管的。蕭寶信再是當家主母也是小輩,大方向還是要看謝母的。可以說這一點謝母做的就極好。
袁夫人越艱難的時候,就越覺得自家婆母的難得。
無論是謝侍中死了之後,還是謝顯成親,這麼長久若沒有謝母的支援,護在她的羽翼之下,他們長房斷然沒有今天。
至少也會被排擠在外吧?
袁夫人可以理解謝母今日的作法,太夫人年紀大了,謝老三能壓下去一次兩次,長此以往勢必要母子生分,夫妻失和。
太夫人經不起謝三爺再這麼做了。
可以說王夫人這臺階下的正當時,再恰當也沒有了,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在謝母面前討了好。人家不是為謝老三,是為了不煩婆母,才做出讓步的。
王夫人能做的,都做了。
除了不讓謝家血脈流落在外這一點,謝老三不佔情不佔理,可以說家裡能得罪的都得罪了,能噁心的也都噁心遍了。
蔡夫人出了易安堂就帶著王十二孃去了三房,她心裡也是著實過意不去,自知犯了大錯。
王夫人洗了把臉,重新又上了妝,比在易安堂看著精神飽滿,也不再那麼頹廢老態。
對著蔡夫人拉著王十二孃一再道歉,王夫人也沒生受著,起身拉起了王十二孃:
“你們婆媳感情好,這事兒居然也替十二孃出面。你不會忘了,我們也是姑侄吧,我還能怪她?”
王夫人嗤笑一聲:
“你們也不用說那些多餘的話,十二孃是什麼境況別人不瞭解我還能不瞭解?”
作為同樣孃家倒了的王氏姑侄,王夫人不是不埋怨王十二孃,乾的這叫什麼事兒,就是妥協了,讓謝九把外室子給接府裡來,也得真割謝九幾兩肉,讓他實打實的付出些什麼啊。
結果就落著一聲好,人家孩子接進來了,府裡那些個小妾通房的也沒少抬。
就圖那一聲好嗎?
缺那一聲好嗎?
就蔡氏這性子軟乎,拿十二孃當親閨女一樣,只要她不鬆口,蔡氏都不會把人接進府。
倒是好人好事兒讓十二孃給做了,把她給趕鴨子上架。
不過,想是這麼想,她也知道自己這麼想是狹隘了,話不能這麼說出口。
“謝老三是什麼樣人,不只我知道吧,二嫂?”王夫人輕蔑的白眼都快翻出天際,“就算沒有這一次,他也會有別的藉口,總之……程氏那賤婢死了,就成了他心裡抹不掉的硃砂痣。如果那倆小郎沒回建康也就罷了,既然回來了,三天兩頭地在老三跟前蹦噠,還能好?遲一天早一天的事兒,你們也不必放在心上。”
不得不說,王夫人這麼說,蔡夫人是心裡好受多了。
這些年跟著三房馬首是瞻,她都習慣了。
別看王家倒了,蔡夫人倒是一如既往,對三房就沒變過臉。
“我這輩子算是就這樣了,守著阿昭過吧。”王夫人看了眼王十二孃:“你不一樣,你還年輕。趁年輕,多要幾個孩子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