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后神情一震,顯然沒想到永平帝跟她來這一出。
“陛下……”
她應該回什麼?
我們不一樣?不一樣?
至少,她處於絕對的劣勢,並且爹死了,娃兒沒了,夫君不疼,婆婆……算了,婆婆也早沒了。反正孤零零一個人,不像他,左擁右抱,光待出生的娃兒也至少預定了三五個了。
不過算了,他說一樣就一樣吧。
他是老大,他說了算。
“我自然是相信你的。”永平帝拉著蕭皇后坐到一旁。
皇帝進殿前早就將宮女太監都給趕了出去,偌大個殿內只得他們二人。永平帝握著蕭皇后的手,心裡從未有過的平靜。
“我能相信的,也只有你,阿凝。”
蕭皇后微微動容,眼圈含淚。
“六郎。”心裡默默一寒。
“陛下……”
“岳父死了,我知道你心裡難過。可是我們都還年少,往後還在大把的年華。你要往前看,咱們總會有自己的孩子。就像你說的,你是中宮皇后,你生的孩子就是中宮嫡子,國之儲君,未來的大梁是要他來繼承的,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你要振作。”
蕭皇后震驚了,皇帝夠下本的。
演不下去了,自己出戲了。
皇帝,也是走投無路,想和她聯手了,還是怎麼著,想把她當布棋來用?
可臉上還不得不做出動容的神色。
只是演技尚不到位,眼神太震驚,太錯愕。
不過好在還符合當下的情境,對於一個‘嫌疑犯’,能得皇帝如此承諾,震驚也是應當就份的,太理所當然就有點兒過了。
永平帝:“岳父雖然死了,舅兄們要守孝致仕,可你放心,益寧兩州始終都是會留給蕭家。”
“在舅兄報喪遞上來的密摺裡已經舉薦了昔日岳父麾下最為得力的益州太守檀守信接任益州刺史,巴郡太守周潼為寧州刺史。”
這番話無疑如一道驚雷劈到了蕭皇后心坎裡。
她怕的是什麼。
就是皇帝沒拿蕭家當回事,而謝家又不能亦或不願全力以赴保住蕭家的根基。
如果說之前什麼儲君之位純粹是信口開河胡謅,一竿子給她支到了幾十年後,可讓蕭家舊部繼任益寧兩州刺史無疑算是誠意之作了。
蕭家在益寧兩州經營數十年,若是另外換人,很可能多年心血付之東流。
可只是換成舊部,哪怕換上去的人有了野心,可整體的部區域性署依然是蕭家,他們就翻不出大風浪。
這才重中之重。
蕭皇后這時眼淚已經忍不住噴出眼眶:
“謝陛下的信任,謝陛下……為蕭家做的一切。我、我、我真是慚愧急了,我身為陛下妻子,卻並未為陛下分憂,連一兒半女都沒有為陛下生下來——”
“以後會有的,阿凝。”永平帝和蕭皇后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我不是為蕭家做的,是為我們自己。為我們不做砧板上的魚肉!阿凝,儘快好起來,儘快振作起來,這天下是我們的。”
“不是他們世家的。”
“我們不該被他們所擺佈,我們的孩子也不該由他們決定生死!”
蕭皇后和永平帝四目相對,眼神迸發出一股強烈的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