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的當家主母是陳郡謝氏,是謝顯隔房的姑母,為人很是熱心腸。
齊尚書在禮部多年,是個耽於享樂,並且胸無大志之人。不過是仗著世家身份撈到個清貴的職位,一混就是這麼些年。
齊家也正是因為家主有這樣的性子,所以在這些年血雨腥風的權力鬥爭中始終力於不敗之地。
都想收為己用,架不住人家不摻和啊。
雖說始終得過且過,但人家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唯一具有欺騙性的也就是齊尚書那張嚴肅的四方大臉,濃眉細眼,面相看著是嚴肅而固執的,也就齊謝氏夫人人家知道根底,自家夫君眼力不怎麼好,為了不露怯,就總陰著一張臉,眯著一雙眼睛,結果越眯越小,越眯越顯得人精明城府。
其實是能躺著不坐著,能坐著不站著的主兒。
人活著就是為了舒坦。
都說謝夫人熱情,不熱情不行啊,總得有地方發洩排解,這齊尚書光小妾只有四個——沒辦法,大梁有規定,這都已經是尚書位的頂配,通房已經一支手數不過來,光兒子就生了八個,還有九個閨女,是以個人之力完全能夠單挑郗家生育力的漢子。
齊尚書不是在小妾房裡,就是在去小妾房裡的路上,他哪有功夫算計這些東西?
照謝夫人說的,齊尚書連嫡長子多少歲都不記得,兒媳婦還能給記混了……
就這樣一個腦滿腸肥,思想已經被汙染的人,讓謝顯怎麼能忍心懷疑?
不過,永平帝也聽出話音兒就是了。
他倒是沒看穿齊尚書的真面目,純粹只是知道齊家主母是謝家人,謝顯的姑母。
謝顯再大功無私,也不會舉報自家姑母吧,哪怕再牽連不到他謝家。見面還有三分情呢,不要說那是姑表親。
說到姑表親,何家雖然是他的姨表親,表妹也是各種乖巧可愛溫柔可人……他想都不敢想真是何家下手,他又該當如何。
永平帝煩躁了,可轉念一想該當不是。
現在何家依靠的也就只有他是皇帝,如果下他下手,圖的是什麼?
哪個上位能有他當皇帝待何家好?
定然就是他想左了啊。
永平帝糾結了,索性將調查一事全權交給謝顯手裡。
謝顯:你就不嫌自己沒有立場嗎?
又不相信他,自己懷疑被謀害又要他去查——
腦子是真有坑。
謝顯能說什麼,領旨謝恩出宮去唄。對,給皇帝辦差,找兇手,他還得謝恩。
都在他意料之中的,什麼也沒查出來,甲板沒有問題,釣魚竿也沒有問題,跟著的御林軍都沒有靠近過皇帝,被攆到一丈開外,想有問題也難。就連扮成小太監模樣跟著皇帝一同出宮的淑妃何七娘,也表現的無懈可擊。
照謝顯的想法,該當是次意外。
如何有人動手,也只會是淮陽王、江夏王之類皇室,世家不可能這個時間點衝永平帝下手。
自古有云財帛動人心,只有利益才會打動人,何家是無論如何不會對永平帝下手的,無論哪個當政都不會有永平帝在位對何家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