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御史:“蔡監君府裡到底是對建康令判決不服,認為其不公,還是認定謝僕射操縱建康令行事,實為罪魁禍首?”
這話說到點子上了。
謝顯站上面就不下來了:“陛下,臣先父故去,雖與各位長輩同朝為官,卻一直稟持著後生晚輩的規矩,不敢逾越。蔡家二郎是臣之表兄,謝晴又是臣之庶弟,所謂輕官難斷家務事,臣也是怕冒冒然下了論斷,蔡二哥與郗十二公子不服,倒因小輩們的錯誤惹得長輩們失和。”
“尤其郗十二郎口口聲聲臣以官威相壓,蔡二哥也是揪著謝九郎非要他認罪,否則就是我偏心。”
“臣無奈之下,便提議報官,讓朝廷來解決。不過同時臣也給蔡家、郗家都送了信兒。”
“臣此番作為問心無愧,並無操縱與干涉,此心蒼天可鑑。蔡、郗兩家家主俱知。”
把郗廷尉也給扯進來了。
“謝僕射說蔡家的事兒就說蔡家,別扯我郗家。我家十二郎是受害者,不管你們誰的過錯,十二郎總有失子之痛是真的。”郗廷尉倒也爽快,半句話沒為蔡家說。
不過也側面說明的確謝顯是知會到了。
不存在什麼干預操縱。
謝顯其實也不在乎郗廷尉向著他說什麼,兩家本來就‘不和’,咬緊牙關就是要皇帝下旨治裁明正典型。人家口號喊的響,這等惡行不治罪,難道是給其他世家貴婦、貴女做榜樣,以後但凡誰怒了惱了,直接往人大肚子上撞,只扯一句親戚裡道的,就不能坐下來談嗎?
何為法?
何為惡?
必須嚴懲啊。
謝顯:“臣不想坐在家裡,禍從天上來,若此事不以嚴懲,是不是讓所有人都以為臣府上可以任人胡來,隨意殺害?”
“請陛下明鑑。”
一直沒插進話去的永平帝,被突然提名的永平帝:終於輪到朕說了。
聽著都覺得慎得慌。
“……咳咳——”
“陛下恕罪,這裡面肯定有誤會,臣並未在當場,所以也無法解釋的通。但拙荊乃謝僕射姨母,定然不會心懷惡意傷害一個孕婦——否則,臣都不會放過她——”
咬死了就是誤會。
謝顯:你說誤會就誤會了?我家夫人可是實打實的讓蔡家刁奴給撞早產了!
“秘書監的意思是我在誣陷尊夫人?”聲音裡的冷意都不用特意感知披頭蓋臉就衝四面八方去了。
這話說的相當不留情面。
要麼你承認不在現場的你認準蔡袁氏是被誣陷,要麼就得承認人家謝顯沒有誣陷,你家夫人就是這麼陰狠毒辣壞。
其實上,有謝顯,蕭司空,還有個唯恐天下不亂以參人為生的蕭御史——同時還是蕭寶信嫡親二叔,基本勝負早定。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蔡啟純粹就是困獸猶鬥,垂死掙扎那麼兩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