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其實蕭寶信從小到大見多了。
誰讓她有聽見別人心聲的天賦技能呢,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她或許看不出來,心裡一套說的又是一套她在行啊,聽這個長大的。
聽聽就習慣了。
王夫人反正沒作出什麼禍端,王家倒了,連帶著蕭寶信初進門時,王夫人那暗自擰著股勁,跟她爭管家權都不蹦噠了。
審時度勢,沒人比得過王夫人。
所以,袁夫人沒多說什麼,王夫人心思再多,小動作不斷,但大局上還是拎得清的,不然王朗對新安王下手之際也不會和謝老三說讓他別摻和了。
王夫人嫁進謝家,想的就是他們自己小家。
為王家為馬前卒什麼的,想都沒想過,別看她在謝家再鬧有動心思,別損害過謝家的根本利益。
所以謝母容她。
蕭寶信就想的更開了,誰嫁的不好她也得不到什麼,嫁的好了也不指著她們幫襯,各自安好也就罷了。自然,需要他們幫扶的,能幫一把肯定幫,不至於扯人後腿的。
前提是,別拿她當傻子,一邊暗地裡坑她,一邊明面上拉攏著她。
她有的不只是大肚,是真大度。
都是小娘子過來,給人做媳婦的,人人稱心如意不容易,但日子肯定是希望越過越好。
王夫人接著又說起蔡夫人的兩個親家:“蔡家那位咱們也沒怎麼打過交道,不知道什麼品性。但是二嫂的本家,她總不至於坑閨女,肯定是錯不了。卻說五娘要嫁的路家,那位主母齊夫人也是個好的,跟倆媳婦都處的很好,沒看帶著那祖氏婆媳倆那感情。”
“……也是祖氏會生養,雖是攏著夫君身邊也沒個妾氏通房,可愣是生了三個大胖小子。”
袁夫人點頭:“那祖氏的確不錯,看模樣就是個爽快的。”
王夫人挑眉,路家二媳婦可也是姓袁的,雖然和袁夫人不是一房的,但好歹叫她一聲姑母,這位說起來可連稍帶一句的誇獎都沒有,也是夠涼薄的。
不過王夫人說這話的本意也就是閒聊,可沒有給誰打抱不平的意思,也就沒多嘴,只道:“但是啊,不是我當著阿嫂的面才這麼說,她們再好也還是不如阿嫂的嫡親姐姐袁二夫人,性子就好,持家有道,小郎們也教育的彬彬有禮,風采翩然。”
袁夫人:“你與她定了兒女親事,自然覺得她是最好的。”
蕭寶信:這話裡有深意。
估計對自家侄子其實也不大看得上,和謝婉是一樣的,並不看好這門親事。只不過婆母比小姑要年長,看得更深遠,也看透了王夫人。
謝姍先是退婚,一直以來就沒找到個合適的,不料又被出身寒微的醜將軍求娶到皇帝跟前,頓時淪為旁人的笑柄,這些日子王夫人是沒少著急上火。
褚家對於王夫人來說要不是一根稻草能形容的,簡直是王夫人夢寐以求的婚事。
世家出身,高門大戶,比之前退婚的范家還要更合心意。
至於風流不羈,哪家公子沒幾個紅顏知己,小妾通房的?
至於褚家如何能主動求娶,那肯定少不得謝顯的緣故,帶著謝家水漲船高,儼然已是大梁世家之首了。自家那不成器的謝三爺倒也爭氣,新皇封了個實缺的光祿卿,這都是原因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