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謝顯想的周到。
謝府裡的人事不算複雜,一共三房,人丁不算興旺。但是闔府下人卻不少,這是門面,世家必不可少的。這裡面盤根錯節,少不得有陣子才摸得清。
袁夫人手下帶出來的,那是跟著袁夫人掌中饋,吃過見過的,單拎出來也餘威尤在。
若是賞下來,因在婆母身邊待過的,天然就隔著一層,遠了不好近了不便,如此安排正好,用完就給人家送回去了,借用而已。
蕭寶信體會謝顯的用心,待二位嬤嬤很是熱情,未語先帶七分笑,話沒說完棠梨的荷包先賞下去了。
“我新進謝家,不通事物,以後還需要二位嬤嬤指點。二位是阿孃身邊得力的,本該陪在阿孃身邊,卻因我這小輩,擾了阿孃,這是我的罪過。”
蕭寶信十足坦誠:“嬤嬤有話儘管直說,我不是藏著掖著的人,咱們開誠佈公,都省卻了許多時間。到時嬤嬤早日能回去陪阿孃。嬤嬤都是阿孃身邊的老人兒了,沒你們在身邊定然是不自在的。”
二位嬤嬤再行謝過。
“夫人有吩咐,奴婢哪敢不遵,定然盡心盡力協助夫人。”
不過二人雖然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止不住驚訝,她們是袁夫人在孃家在跟在身邊伺侯的,無論袁家還是謝家,都是世家大族,行走坐臥都講規矩的。
她們就沒見過這麼直來直去,半點兒不迂迴的性子,那真是爽快的有點兒嚇人。讓她們有階段性的不適應。
不過蕭寶信不理那個,在長輩面前憋著,沒道理在下面的人眼前還要憋著,可不是要憋瘋她嗎?
兩位嬤嬤就在蕭寶信身邊留下來了。
這才說完了話,趙嬤嬤便捧著冊子交到蕭寶信手上,第一冊是謝氏族人送上的賀儀名冊,第二冊則是朝臣們的賀儀。
雖然只有潘朔被邀參加了婚禮,但未受邀的一些寒門庶族也都送上了賀儀。
謝顯出仕這兩年,並沒有墨守成規與寒門庶族劃清界限,反而頗多舉薦,儼然交好謝顯已然成了針對世家大族最鋒利的武器,沒得過謝顯好處的都湊熱鬧送上賀儀。
反觀世家,那些禮小打小鬧,那還是看在謝家老太太還在,也有衝著謝三爺的,不過從賀儀的份量上就能看出來,不走心的居多,走心的那就是成心挑了不功不過的,與以往的份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謝氏族人,包括謝二爺、謝三爺的都記錄在冊,也都乏善可陳。
趙嬤嬤直言不諱地指出,惹得方嬤嬤側過頭瞥了她一眼。
誰都知道,之所以族裡族外送的賀儀不比以往,那是都不看好謝家與蕭家聯姻,話說回來,某些人能送上賀儀袁夫人都挺驚訝,看來大傢伙是被皇帝料理的見了成效,不再自命清高,排擠異己,還是留了一線以便日後好相見。
可是說是一說,當著郎主夫人把話說開了就又是一回事。
當著光頭說禿子,這不是打人臉麼。
說是大家開誠佈公,可這一巴掌是不是打的太狠,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