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她在蕭敬愛那裡聽聞蔡氏會死,她便各方面嚴防死守,照顧周到,蔡氏因此越發與她親近,後來又揭發了綠柳收買馮奶孃,算是又救了蔡氏一命,蔡氏簡直都要跟她掏心窩子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蕭寶信也不是快捂不熱的石頭,姑嫂二人處的很是親密融洽,連蕭司空都嘖嘖稱奇。明明之前看蔡氏眼睛長在腦瓜頂,出征前還總是一張‘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臉,誰知打完仗回來蕭家名聲掃地,這一家人感情反倒還好了,連蔡氏見了誰都和和氣氣的,再沒有當初那股子傲慢勁兒。
蔡氏聞言,也不好再說什麼。
兩家父母給定下來的,他們小輩能有什麼計較?攔著小姑不讓嫁?先不說小姑在建康的名聲,那真是……見仁見智,皇上倒是說她虎父無犬女——那就是虎女,可也太虎了,得誰揍揍誰。
官方名聲好,可架不住下面的口碑眾口一詞。
再者小姑也馬上十七了,再不嫁,是真不好找了。
她也有閨女,也能理解謝夫人那顆愁嫁的心。
“反正你心裡可有點兒數,到婆家可不能動不動就犟,千萬千萬別先動手。”蔡氏苦口婆心,“咱還是以德服人……要是有不開眼的,咳咳,咱就動動嘴皮子,嚇唬嚇唬也就罷了,動手就是你的錯。阿爹肯定不會坐視你讓婆家欺負,可是畢竟嫁到人家去,也不好三天兩頭的打……你凡事留個心眼兒,可得注意點兒名聲。”
勸了又勸,勸到最後蔡氏自己都聽煩了,說了句實話:
“謝家是咱們高攀了,要不然沒這麼多煩惱。”
謝家,那是頂級世家貴族,打不得罵不得傷不得,若是找個門當戶對寒門出身的官宦,光是蕭司空的名頭也夠壓得婆家一輩子好生供著她了。
蕭寶信自然知道蔡氏一片心全是向著她,“阿嫂,你放心,我不是不知深淺的人。”
蔡氏:那你就是明知道深淺,還硬是要趟過河的犟驢,更難整。
姑嫂又聊了些閒話,蔡寶信趁這功夫換了身衣裳,便同蔡氏一道去了前院,給侄子侄女送禮物去。兩人邊走邊聊,一路上蔡氏親親熱熱地挽著蕭寶信,蕭寶信已經被她的話和心裡時不時冒出來各種擔憂她婚後給快弄崩潰了。
其實,一直以來蕭寶信還是很有自信配得上謝顯的,各方面,尤其相貌。
再不濟也是郎才女貌吧?
可是自從謝蕭兩家的親事傳出去,她蕭寶信再度成為風頭浪尖上的小浪人兒,對於她的置疑就已經罄竹難書,撲山倒海了。
厚道點兒的說她走了狗屎運,男的貪色看上她的臉,不厚道的直接就指明道姓她定是使用了上不得檯面的手段才使得謝家就範,她‘捨身取義’。
就是說的人太多了,還都是背地裡議論紛紛,堵不住真人,否則蕭寶信好教他們知道知道什麼才是‘上不得檯面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