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僧人的身形小時在這裡的同時,距離此地極為遙遠的西天極樂之地。
這名身披大紅袈裟的僧人,重新緩緩睜開了眸子。
這是一片真正意義上的佛門淨土。
這裡佛音纏繞,靈峰疏傑,數不清的山巒迭障,清佳秀麗,無窮山巒之中,一座座瑰麗的佛門建築屹立,金碧輝煌,梵音鳴唱。
這裡的大地似乎都是用黃金鋪就而成的,蒼翠碧綠的山林之間,隨時可以看見一名名碧眼的達摩羅漢行走在,口誦佛音。
遠方的西方天邊,有一座巍峨的山脈矗立,壓蓋八荒,浩蕩的佛門宏願凝聚於長空之上,數不盡的功德化作璀璨祥雲,日月不落。
數不清的白鶴在山澗嬉戲,美麗的青鸞閒停在花海之間,玄猴採摘下仙果,獻給路過的佛陀,一雙壽鹿從林間走出,輕輕的蹭著已命令路過的僧人。
這裡不是別的地方。
正是三界之中的西天極樂世界。
亦是當今三界之中佛門所在之地,西牛賀洲,佛國靈山。
翠綠的花海之中,僧人輕輕起身,小心翼翼的將幾隻在他身上呼呼大睡的蝴蝶取下,放置於花蕊之中,他邁步向前,朝著最遠處那靈山方向走去。
一步萬丈。
等到數個呼吸之後,那宛若天邊的浩大靈山,便是出現在了僧人的面前。
等到來到靈山附近之後,這裡的佛音愈發的宏大了,周圍的每一寸空間之中似乎都縈繞著不覺的梵音蟬唱,每一個行走在這裡的僧侶都面帶笑意,令人如沐春風。
層巒疊嶂。
高大的靈山腳下,僧人並未施展法力上前,而是腳踩青磚碧石,步步登高。
巒盤繞重重顧,古道彎環處處平。
在這靈山之上,可以看見一尊有一尊的羅漢行走在青松之下,翠柏之間,數不清的小沙彌恭敬盤坐,背懸功德輪盤的優婆,正在為他們闡述佛經,講道真理。
行走在山林之間,僧人面帶笑意,雙手合十,靜靜的享受著這一切的安寧。
“阿彌陀佛,此去一別我佛十年,伱的心可否感到孤單。”
一道平靜悅耳的聲音,忽然在僧人的耳邊響起了,而僧人則像是毫不意外,臉上的崇敬之意愈發濃郁。
“阿彌陀佛,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我佛在心中,常伴弟子,何來孤單一說。”
那聲音再問:“緣起即滅,緣生已空,關於此事一切,你可瞭解。”
僧人恭敬回答:“萬法皆生,皆系緣份,能為我佛分憂,此乃弟子之幸,然弟子問佛,曾破妄言,心中悲苦,如何可悟。”
那聲音回答:“我佛曰:勘破、放下、自在。人生有八苦,求不得,放不下,六道眾生要經歷因果輪迴,從中體驗痛苦,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只有參透生命的真諦,才能得到永恆。”
“妄言一戒,亦為如此。”
聽到這話,僧人臉上的悲苦之意這才消泯了一部分,雙手合十,恭敬的對來者鞠躬。
“阿彌陀佛,多謝菩薩為小僧講解佛法,破小僧心中妄言之苦。”
“阿彌陀佛,汝此去一別,乃為我佛而去,不應有惑。”
來者緩緩開口。
直到這時,僧人才抬起頭來,正視來者。
那是一個看起來二三十歲的女子,她容貌算不得極美,卻給人一種慈眉善目之感。
她頭扎盤龍髻,身穿素羅袍,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面生喜,一隻白淨素手之中,手持一枚玉淨瓶,插有一縷垂楊柳,點點晶瑩露珠攀附其上,可解八難,度群生,救苦尋聲,萬稱萬應。
這不是別人,正是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
望著面前佛陀,觀世音面帶笑意,輕聲開口:“阿彌陀佛,降龍,你此番前去追尋靈猴,定我佛昌盛,已有十年又六之久,想必早已尋得靈猴,今日為何歸來?”
“阿彌陀佛,菩薩,此番弟子確實已尋得靈猴,但靈猴之事,卻有些超出弟子之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