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茂跟著人群,逐級踩著白玉石臺階,從廣場走上金鑾殿。
大殿中依舊不算暖和,卻比外頭吹冷風好很多。
群臣手中的雨傘也都規矩地放在門口。
等待女帝到來期間,曹茂驚奇地發現,朝堂上的生面孔多了許多,以往熟悉的那些官員,卻悄然消失不少。
區區一年而已,雖也屢次聽聞朝廷動盪,但此刻真切目睹物是人非,仍令曹茂感慨。
“陛下到!”
一道披著龍袍的身姿,從後方走上龍椅。
“臣等參見陛下!”
“眾卿平身。”徐貞觀身披龍袍,頭戴冠冕,額前垂下的珠簾遮住大半張臉臉孔。
仙子般絕豔的姿容便多了股雲山霧罩的威嚴來。
她俯瞰殿上群臣,神色淡然道:
“今日雪驟,朕本不欲令眾卿辛勞至此,然……近日朕聞聽京中民怨頗多,百姓口口相傳,朝中辦案不公,又有多名御史連番彈劾……故而,今日朝會便說清楚事情原委,曹國公,你看如何?”
曹茂被點名,絲毫不慌,邁步走出隊伍,拱手道:
“臣問心無愧,正要澄清此事。”
“好,”女帝點了點頭,明眸轉向言官一側,道:
“御史陳紅,你既為率先彈劾國公者,便當眾陳詞吧,也好教殿上諸公一起聽個明白。”
“是!”
陳御史邁步出列,早有準備般,般袖中取出一封厚厚的摺子,雙手捧著,也不開啟,便口誦彈劾內容。
言辭激烈,直指曹茂。
內容以百姓傳言為起始,到大理寺受理案件,與都察院多位御史走訪,及調取昔年拒北城呈送京城公文等內容,條分縷析,字字珠璣。
彈劾安國公曹茂縱容子嗣,禍亂欺壓軍屬,案發後,安國公如何遮掩粉飾,虛構內容,以誤導朝廷判等。
聽得大殿上群臣表情各異,尤其陳紅奏摺中,提及不少罪名,是外界傳言中不曾有的,更令人驚訝。
“一派胡言!”
曹茂強忍著憤怒聽完,立即大聲陳詞:
“陛下,陳御史所言多為虛假誇大,近日民間議論,臣亦有所探查,且不說其虛假頗多,中傷老臣之意圖不加以掩飾,單說這謠言傳播之快,出現之突兀,處處透著詭異。
臣以為,此謠言乃是有人惡意推動,只怕是京中逆黨所為,目的無非是敗壞朝廷與臣的名聲,離間君臣恩德,望陛下明鑑是非,還臣以清名!”
逆黨?
眾臣聽著這詞,微微咧嘴,心說曹國公啊,伱是真的在外太久,與京中現狀脫節啊。
京城逆黨都被姓趙的收拾成孫子了,現在三歲小兒找背鍋的,都知道不能推給逆黨。
陳御史情緒比他還激動,大聲道:
“陛下!世間素無空穴來風!如今京城上下,市井朝堂,無一不議論曹茂醜事,民意滔滔,不可忽視啊!”
曹茂鼻子差點氣歪,心說外頭民意為啥“滔滔”,你們這幫人心理比誰都清楚。
龍椅上,女帝從容淡定,道:
“傳言真偽,口說無憑,大理寺少卿魯直,你說說那樁案子吧。”
殿內,藏在人群裡的魯直走出,以他的品秩,除非大朝會,否則無法上朝。
這會渾身不適應,卻依舊大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