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也沒說什麼,畢竟是繼母自家的長輩。
作為穿越者,他對這個年代的宗族親情缺乏感同身受,想不通尤金花為何還惦記著親眷之情。
“好吧,看在姨娘面子上,便不為難他們。既來京師拜訪,那便好生接待。”
趙都安笑道:
“姨娘畢竟是我趙家的人,總不好教你在孃家人面前丟了顏面。”
尤金花鬆了口氣,咬著嘴唇,眸光閃爍,為繼子的體貼大為感動。
趙盼顰起眉頭,心想:
十幾年沒音信的叔伯長輩,突兀造訪,只怕是奔著大哥的榮華富貴來的。
……
……
一夜無話。
翌日黎明,天矇矇亮時,京中百官紛紛醒轉,梳洗打扮,出門上朝。
午門外。
當朝臣抵達時,彼此涇渭分明,站成幾塊。
因近些日子,為新政的連續鏖戰,都積累了怒意與疲憊。
尤其言官,作為朝堂罵架的主力,不少人嗓子都吵啞了。
只是……不少人察覺,今日李黨那一派成員,都格外沉默,沒精打采。
揣著疑惑,鐘聲響起,群臣入殿。
太監將鞭子狠狠抽打在金鑾殿光可鑑人的地板上。
女帝端坐龍椅,意味著今日鬥法的開始。
然而,許多人預想中的龍爭虎鬥,並未出現。
今日李黨一系的官員萎靡不振,應對起來有氣無力,且呈現鬆口跡象。
皇黨見狀,高歌猛進,而李黨竟毫無戰意。
只象徵性略作抵抗,便已是潰不成軍。
更有部分,乾脆在殿中上演了“幡然悔悟”,“大徹大悟”的戲碼。
表示自己反覆思索,醒悟三策有利於國,應予以實施,乃是德政。
有人帶頭,一時間李黨官員紛紛倒戈。
剩下的官員,雖竭力抵抗,但已成了少數。
皇黨一掃沉鬱,氣勢如虹,女帝趁機一錘定音。
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竟以這種方式,塵埃落定。
散朝後,董玄等人猶自不敢相信,聯袂留下單獨見了女帝,詢問究竟發生了什麼。
女帝對各中細節諱莫如深,只說,是有人說服了李彥輔。
是誰?
皇黨大佬們心頭,同時浮現出昨日小朝會上,趙都安那張微笑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