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與謝原尚未踏入亭中,遠遠望去,只見一人端坐於輪椅之上,心中不禁泛起一絲詫異——那便是大隋太子劉淵嗎?】
【一國之儲君,竟有殘疾之身,這在歷史上實屬罕見。】
【蘇雲似乎察覺到了你的疑惑,低聲解釋道:“大隋的隋聖帝在還是閒散王爺時,與先前的王妃情深意重。據說那位王妃去世後,他便再未續絃。淵殿下雖身有殘疾,卻始終穩居東宮之位。”】
【“子憑母榮。”】
【你輕輕點頭,心中瞭然。這般情形並不稀奇,歷史上不少雄才大略的君主,縱然後宮佳麗無數,卻始終對正妻情深不渝,不棄糟糠之妻。】
【如此觀之,這位淵太子,雖在大隋為質多年,卻也大隋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望。】
【倘若他能保持父親的恩寵,待他日返回大隋,或許真有執掌神器、登臨帝位之機。】
【這也難怪這位淵太子在九大姓之中受重視程度如此之高。】
【你們一行人走入亭子內。】
【蘇雲臉上帶著欣喜之色,快步上前,拱手道:“蘇雲來遲,還望諸位見諒。”】
【“四妹也在。”他目光轉向蘇詩詩,語氣中帶著幾分親近。】
【蘇詩詩起身,盈盈一禮,柔聲道:“三哥。”】
【她作為蘇相的義女,逢年過節常去蘇府走動,與蘇雲早已相熟。】
【幾位花魁見狀,也不敢怠慢,紛紛起身行禮,恭敬地稱呼道:“雲公子。”】
【蘇相之親孫,其身份在汴京比皇室太子還重三分。】
【三位太子亦微微頷首,以示禮節。】
【除開蘇雲,還有謝原、謝軒,最後還有你。】
【隨後,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落在了四人中最後踏入亭內的那名少年身上。】
【劉淵目光溫和,看向謝觀,開口道:“想必這位就是群芳宴的觀公子吧?”】
【謝軒雖心中不耐,卻還是側身讓到一旁,露出了走在最後的謝觀。】
【少年年紀尚輕,卻自有一股沉穩之氣。】
【“謝觀,見過淵太子。”】
【劉淵聞言,笑意更濃:“果然是好清雅的少年郎。”】
【“不必稱太子,叫我劉淵即可。我年長你幾歲,你若願意,喚我一聲‘淵兄’也無妨。”】
【其笑容真摯,語氣爽朗,令人不由得心生親近。】
【此言一出,謝軒的臉色有些難看。他跟隨蘇雲見過劉淵數次,卻從未得到過這般待遇,心中不免生出幾分不忿。】
【劉淵身後的長生天太子賀蘭真術見狀,冷笑一聲,目光中帶著幾分譏諷,卻並未多言。】
【蘇詩詩是見過謝觀的,笑著招呼道,“詩詩見過觀公子。”】
【其餘三名女子則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傳聞中的謝觀,各自神情微妙。】
【彩裙女子妙眸微閃,目光在謝觀身上停留片刻,眼中多了一抹驚訝。她細細打量,見謝觀雖一身素衣,在眾人華服之中顯得樸素,卻自有一股清雅之氣,如淮竹般挺拔不群。即便面對劉淵的誇讚,他也神色淡然,處事不驚。】
【李家的七姑娘原本環抱雙臂斜倚欄杆,此刻卻直起身來,她目光如刀般將謝觀從頭到腳刮過三遍,終是鬆開交疊的臂膀,神色也緩和幾分,至少家中選的不是個“歪瓜裂棗”。】
【場中最神色最奇異的是撫琴的綠裙女子。】
【她指尖一滯,琴絃忽地急促一顫,如飛鳥掠過水麵,又強行歸於平緩。】
【惹來幾人注意。】
【綠裙垂眸盯著琴尾,耳尖卻染了薄紅。】
【亭中氣氛因謝觀的到來而悄然變化,眾人心思各異,卻都不得不承認,這位少年雖衣著簡樸,卻自有令人矚目的氣質。】
【蘇雲則一一為你引見亭中眾人。】
【撫琴的女子是花魁——宋婷婷。她並未參加群芳宴,自幼在琦陌春坊長大。據謝原所說,此女來歷不凡,雖身在琦陌春坊,卻是自由之身。她見你時,竟露出一絲羞澀之意,令你略感疑惑,畢竟你們應是初次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