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客心如電轉,思緒震動。
原本模擬中的幾次選項如潮水般湧來,一直有提示的董夫子,竟是這一切的幕後謀劃之人。
作為這一世“謝觀”的開蒙先生,董夫子在謝觀及冠之前,曾贈予他不少儒家典籍,其中許多對謝觀影響深遠。
正因如此,謝觀對董夫子心懷尊崇。
還有關於二先生的字帖,若非董夫子的贈與,謝觀也不會有後續在鴻景院中“湖中撈字”的機緣,甚至是陸華與三真一門的造化。
然而,最終訊息傳來——董夫子卻因酗酒而死在家中。
謝觀曾為此觸動過幾次選項,都是指向了董夫子。
想不到,今日在群放宴的背後,暗中觀察這一切的,竟一直是這位董夫子。
謝觀早已被此人暗中注意。
此人的身份,俞客心中隱隱有了一個猜測!
馬車上的老人緩緩開口,聲音帶著稍微的感嘆。
就如同一個普通老者。
“我們算是第一次真正見面。”
俞客點了點頭,面對這樣的人物,他並未慌亂。
畢竟!
這個世界在他眼中如同“鏡花水月”,虛幻而不可捉摸。
即便這位老人就是他心中猜測的那人。
在他的感應中如同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修為之高,令人難以揣測。
俞客的神念剛一觸及老人,便如泥牛入海,被吞噬得無影無蹤。
俞客心中也毫無畏懼,甚至隱隱有一種奇異的感覺。
對面似乎對他有一種“畏懼”?
這種畏懼藏得很深,若非俞客此刻處於一種類似於“觀道”的玄妙狀態,恐怕根本無法察覺。
然而,俞客並不著急,此時也無法離開。
儘管對面的董夫子沒有絲毫氣息外露,也未曾流露出任何惡意,但那種無形的威壓,卻如同大水缸中取出一瓢清水,靜止不動。
四周的空氣都是靜默。
俞客乾脆負手而立,心如古井,波瀾不驚,靜靜地站立。
兩人良久未發一言。
老人緩緩從馬車上走下。
他身材佝僂,頭髮灰白,卻梳理得一絲不苟。
一撮短而硬的八字鬍掛在嘴邊。
兩人相對而立,空氣中瀰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寂。
後面那輛棗紅色的馬車依舊靜靜地停在那裡,沒有絲毫動靜。
駿馬也是一動不動。
江邊的霧氣緩緩吹來,繚繞在兩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