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客繼承了謝觀的記憶,也沾染了他的平常的行為風格。
他步履謹慎而穩當,緊隨在掌印太監身後。
身著猩紅蟒袍的老太監,眼神微微一動。
少年跟在其後,衣袍下襬隨著步伐輕輕搖曳,每一次擺動的幅度都分毫不差,彷彿經過精心計算。
他的步伐穩健,既不急促,也不拖沓,每一步都如同丈量過一般精準。
少年目不斜視,既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又不顯得拘謹。
老太監心中不禁生出一絲讚賞——做人如學步。
尤其是!
他們這些深居宮廷的老人,僅憑走路的姿態,便能窺見一個人的氣質與城府。
這位今日群芳宴出盡風頭的少年,又得到了三先生和蘇相的青睞,如用“平步入青雲”,如此大幸事。
他卻透著一股少年老成的沉穩,不喜不悲。
或許是老太監在宮中謹慎了一輩子,加上多年養成提攜人的性子,才能青山不到。
對謝觀多了一份善意的提醒。
“觀少爺,待會兒進了邀仙樓,切莫上四樓。”
老太監低聲說道,“你在三樓候著便是,奴才自會為你安排妥當。”
“進了邀仙樓,不要多看,不要多問,不要多說。”
俞客微微頷首,心中知道,少說話,多做事,總歸不會錯。
他暗自思忖,這位蘇相的御用太監,面容雖顯陰冷,性情卻出乎意料地和善,頗有些反差之感。
從模擬來看,俞客得知蘇相對自己懷有殺意,而蘇相的孫子蘇雲,雖出身大族,性急難以相處,卻頗有正人君子的風範。
這位御用太監,似乎也不似那種為“非作歹”太監。
這蘇相,究竟是何等人物?俞客心中疑惑重重。
從模擬的記憶來看,他對蘇相的印象模糊而複雜。
蘇相是獨斷朝野、劍履上朝的一國宰相,權勢滔天。
同時,他又是書院的四先生,學識淵博,備受尊崇。
傳聞中,他是天下用棋第一人,智謀無雙。
更召叢集芳宴,治理黃河水災,救國救民,被百姓褒譽。
然而!
另一方面,九大姓這種結黨營私的門閥勢力,似乎又是他一手締造。
這樣一個集權臣、儒生、謀士、良臣於一身的人物,究竟是忠是奸?
是正是邪?
俞客一時難以分辨,只覺得蘇相的形象如同一團迷霧。
俞客隨著掌印太監來到邀仙樓前。
邀仙樓是一座四層高的塔形建築,底層面積最為廣闊,隨著樓層的升高,面積逐漸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