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聞之,目光瞬即被茶几旁的兩罐黑白棋子所吸引,立馬來了興致。】
【圍棋!】
【蘇雲不由眼神看向陳九宴,別人不知道這位的來歷,他可是清楚。】
【陳九宴自然是假名,這位是齊元帝的胞弟慶王的女兒。】
【齊元帝死後長子陳演繼位,就是如今的咸和帝。】
【女子還得尊稱當今的陛下為堂兄,出生第二年便被封為康樂郡主。】
【真名陳宴瓊,這個“九”乃是家中排行第九。】
【這樣的身份在民間來說自然是尊貴,但對於如今的蘇家卻稍顯不足。】
【蘇相如今權傾朝野,朝堂內外,各州府官員皆為其門生故吏。】
【蘇家作為九大姓之首,其權勢顯赫無比,幼時的蘇雲,所乘之轎輿甚至比宮中幾位皇子還要氣派。】
【蘇雲之父,更是擁有兩位公主作為側室,只是未能誕下男丁。】
【蘇雲之母,乃是一位出身民間的女子,可惜在蘇雲出生後不久便香消玉殞。】
【父親雖後續有娶,卻未曾再立正妻之位,甚至沒有碰過她們。】
【兩位公主皆如“金屋藏嬌”般被供養,她們屢次前往咸和帝面前哭訴,卻均被置之不理。】
【咸和帝陳演自經歷那場與謝家的宮變後,便一心向玄修,對自己的骨肉親情漠然置之。】
【在九大姓之中,若不娶幾位“公主”,“郡主”,作為籠中金絲雀,似乎便無法彰顯其尊貴身份。】
【因此!】
【在汴京城中一位郡主,也並無太多稀奇之處。】
【更何況,那位慶王向來以“懦弱無能”著稱,年少時便沉迷於鬥雞猴戲。其封地位於安北道,時常有起義的賊寇騷擾。甚至有一次,三千賊寇便輕易攻破了堂堂慶王府,慶王被逼無奈鑽狗洞而逃,最後還是請大齊朝廷出兵,才平息了安北道的叛亂。】
【此事在汴京城中廣為流傳,慶王也因此被戲稱為“狗洞王爺”、“請兵王爺”以及“紙糊的王爺”。】
【蘇雲之所以能如此“禮遇”對待這位康樂郡主,原因只有一個。】
【那就是這位康樂郡主乃是蘇雲的爺爺,當今的蘇相,曾經書院的四先生的關門弟子。】
【在蘇家,爺爺便是天,蘇雲對爺爺只有崇敬,爺爺有時候也會考核他的學問。】
【無論蘇雲怎麼回答,爺爺就會誇他“聰明伶俐”。】
【蘇雲不想科舉讀書,家中父親和伯伯得知後都嚴厲反對,只有爺爺笑著點頭道,“跟著自己的想法而活,本就是天大的事,不讀書就不讀書。”】
【之後家中再無反對的聲音。】
【他成立草堂詩會的由來便是,爺爺有一次給他講年輕的時候的趣事,爺爺當時只是陋巷內一個下棋書生。】
【那個時候的最開心的事就是附近詩會舉辦“賞詩會”會擺宴席,爺爺也能混入其中吃上一頓好的。】
【爺爺那個時候的最大願景就是加入詩會,每個月白領幾兩銀子,快活的很,可惜爺爺當時除了下棋作詩寫詞一點不會,自然被詩會拒絕。】
【蘇雲便記在心中,舉辦草堂詩會揚名大齊,就成了他心中願景。】
【他想把草堂詩會之名傳遍天下,再“堂堂正正”邀請爺爺加入詩會。】
【只是近來爺爺身體越發不好,氣色衰敗,已經是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詩會揚名之事越發緊迫。】
【蘇雲收回心思,“陳九宴”作為爺爺的關門弟子,蘇雲愛屋及烏。】
【爺爺一生精通“黑白之道”,遺憾的是,蘇雲自己在這方面並無天賦。家中的父親和伯伯更是常被爺爺戲稱為“臭棋簍子”。】
【這位康樂郡主卻繼承了爺爺五分棋藝,這是爺爺親口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