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雲,二千年間,四國鼎立,烽火連天,終是燕國力壓群雄,一統這浩瀚神州。”】
【謝原輕輕翻動書頁,目光落在那一行的批註之上,“神州陸沉,方得此君。”】
【字跡端正,上面的文字卻道盡那段滄桑歲月。】
【他有些欣喜道:“看來觀弟也推崇這位燕王,英雄倒是所見略同。”】
【而今之齊國,民眾對於這位相隔近兩千年之久的歷史人物,評價褒貶參半。】
【燕國傳世二百餘載,燕王無後,遺下致命之患,昔日陸家軍漸次凋零,國家亦隨之分崩離析。】
【三家分燕,七國再起,又是四百年戰亂,一句‘桃李子得江山’,大周應運而生,一統河山。】
【大周顛覆燕國,焚燬其歷史典籍,史稱“焚書斷燕”,自詡為神洲正統。】
【大周之後“世家之禍”,又是數百年的亂世,英雄輩出,豪傑無數。】
【陳橋在夫子和其儒家賢人的助力下建立大齊,延續至今。】
【謝原有些感嘆道:“大周燒燬了燕國的大部分記載,後人只知道燕國亡國之君的殘暴和昏庸,陸沉的沉迷道玄。”】
【“可是這數千年來,百姓沒有忘記他。”】
【你倒有些驚訝,竟然沒想到這位貴門謝家原少爺,竟然如此崇拜此人。】
【昔日的《四國左傳》在大周時期被列為禁書,然大周覆滅之後,民間藏書逐一解封,挖掘出的古墓中的典籍亦紛紛現世。】
【大周統治期間,民間起義頻發,皆以“反周復燕”為旗號,那些原本以為早已被大周湮滅的少保祠、燕王廟,又在各地悄然重建。】
【如今在北方,正月初六被視為燕王的誕辰,而在淮南等地,家家戶戶皆會共食長壽麵,以慶賀燕王的壽辰。】
【隨著燕國時期典籍的不斷髮掘,燕王的風評逐漸發生逆轉。】
【即便是《四國左傳》的作者,身為燕國後期的史官,在完成陸沉本紀後亦感慨萬分,寫道:“及至撰畢燕王篇夜半時,素未謀面,卻身受其恩,不禁潸然淚下,夜不能寐。”】
【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的一生,又怎能全然無私無慾?】
【在大齊,仍有人持不同看法,認為燕王“大奸若善”,“假仁假義”。】
【不過,亦有不少人推崇大周之後亂世中出現的“奸雄”,他們嬉笑怒罵才是人的本性。】
【尤是當今之世,九大姓氏並立,皆以儒家學說為尊,‘天地君親師,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治理天下’,此理深入人心。】
【至於陸沉與那燕國往事,於今人而言,不過是數千載煙雨中的樓臺,真真假假,早已難以辨別。】
【謝原把書合好,放在了《聖語》之上。】
【此時!】
【下人已氣喘吁吁地將棋盤送來,小心翼翼地擺放在小桌上。】
【謝原性子急,吩咐下人哪敢怠慢,都是跑著來,一腳的雪水,不敢輕易踏進屋,又是另一個僕人在屋內捧著進來。】
【黃花梨木的棋桌,櫸木製成的棋盤,以及雞翅木雕刻的雙面象棋子,皆是出自名家之手,謝原愛棋,此等棋具,在他院中亦是常見之物。】
【雙方棋盤擺好!】
【謝原看著你道:“觀弟,你如何下?”】
【你戴著眼罩,看不清棋盤,該如何走子。】
【“六哥,你只需要報出走棋的方位就行。”】
【謝原聞言,不由一愣,驚訝道:“遮目棋?”】
【遮目棋也叫盲棋不看棋盤,全憑心中計算與想象,需有超凡的記憶力與棋藝,方能駕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