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由和父皇做了對比。
在她的記憶深處,父皇出行時,馬車巍峨,四周百姓雖列隊相迎,但大多神色肅然,鮮有歡愉之容。
父皇對此頗為不滿,甚至大發雷霆。
古來聖皇與民同樂!
大臣們為迎合聖意,所召集的百姓在兩側,往往衣衫襤褸,面容呆滯。
這在她看來,不過是形式上的敷衍,難掩其背後的無奈。
韓國士子,自古便以風骨自持,尤其是些年來士子越發持寵而嬌,怎會輕易放下身段,去大街之上追捧一位帝王?
那些昔日的衣衫襤褸者,不過是底層窮苦人罷了!
韓國這些年來的繁榮昌盛,雖早已超越了往昔數代。
可是也未曾見,百姓這種悅心之舉動!
宇文璃淺再次細觀人群,不由發現,其中不乏身著儒衫、風度翩翩計程車人,他們同樣滿懷激情地振臂高呼。
道路兩邊也不見,面黃肌瘦和衣不蔽體者。
百姓富足!
眼中也有著神彩!
“陸沉?”
究竟是怎麼樣的人物。
宇文璃淺心中對這位燕王越發好奇。
在韓國也不泛有儒士對陸沉推崇者,認為此人。
“上馬打仗,下馬治國,當世無人能及。”
“山中帝王,垂手可治天下!”
評價不可謂不高。
不過韓國大儒多是反對之聲,覺得世間的只有勤政的君主,哪裡有不理政務的帝王。
“內聖外王!”
這是儒家對理想君主的最高讚譽,但在他們眼中。
陸沉外在是一介道士!
陸沉在儒家的口碑中,逐漸被描繪成了一位昏庸之主。
而歷史也似乎總在驗證著這一點——那些過於追求修道而忽視天下的帝王,往往難逃覆滅的命運。
這時!
馬車之上如同大雨澆下,打在車上。
似乎有什麼重物擊打在馬車上。
密密麻麻之聲!
侍女一驚,連忙擋下宇文璃淺身前道:
“公主,小心!”
“有刺客,暗器!”
宇文璃淺雖也心中一緊,但隨即恢復了冷靜。
她無奈笑道:“暗器怎會有如此大的動靜?你莫要太過緊張。”
不過!
她還是悄然放下了車簾。
侍女細聽宇文璃淺的剖析後,亦覺暗器之說頗為牽強附會,外界之音更像是異物猛烈撞擊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