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
一大早,天剛亮,王明檁就被一陣喧譁聲吵醒,他微皺著眉頭睜開眼,說:“怎麼回事?不要喧譁!”
弟子們一下子安靜下來,過了一會兒,此次領頭的弟子硬著頭皮上前幾步,道:“副谷主……那人、那人不見了!”
王明檁一怔,半響道:“誰?”
“就是那個您救起來的少年,他不見了!”那弟子道。
王明檁聞言起身,朝著那個少年所躺的地方走去,那裡果然沒有了人,那個弟子又問:“副谷主……現在怎麼辦?”
王明檁靜了一會兒,良久之後才道:“罷了,不必去管,收拾東西趕路。”
眾弟子垂首稱是。
弟子們開始收拾東西,王明檁慢慢的走著,忽然,他的腳好像踢到了什麼東西,王明檁低頭移開腳,彎腰把東西撿起來。
那是一個白色的布條,被系成了一個結,王明檁認得出來這是那個少年身上的衣料,他把結解開,展開布料,上面字跡清俊,風骨卓絕,僅有十六個字。
救命之恩,必然相報,不辭而別,有緣再見!
……
王明檁眸光一動,“嗤”的一聲笑了出來,“這小子……”
他把布摺疊起來收好,一個弟子適時的走過來對他微一行禮,道:“副谷主,東西已準備好,隨時可以動身。”
王明檁道:“走。”
“是!”
這天下這麼大,他們有可能再見,也有能不見。如果能再相見,那少年必會如字條上所說的那樣來報答他,如果不見,他也會將這救命之恩銘記於心。
這就是他們兩個人的想法。
只是讓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見面的機會,竟然會來的這麼快,打亂了原有的節奏。
碧空海深處,湖畔。
白衣少年抱著布包,靜靜地注視著湖水中的倒影,湖水中倒映出來的人影俊秀清冷,並不柔弱的相貌,隱隱透露出從靈魂深處散發的威嚴,使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追隨著他。
他喃喃道:“母親,我沒死,那些人沒把我害死!你放心吧,我會活的好好的!”他的語氣有些喑啞。
他坐在溪邊,摸了摸隨身的布包,將它解開,這是他最重要的東西,也是母親交給他的遺物。
布被解開,露出了裡面的真面目,這竟然是一張琴。
通長三尺六,肩寬六寸,尾寬四寸,厚一寸五,底厚三分。圓形龍池,扁圓鳳沼,腹內納音微隆起。梧桐木斫,髹慄殼色與黑色相間的漆,琴背銘刻,龍池上方刻寸許行草“大聖遺音”四字,池下方刻二寸許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
琴形制修長,作圓首與內收狹尾,相傳為“神農式”,造型渾厚優美,漆色璀璨古穆,池之兩旁刻隸書銘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十六字,均埴以金漆,俱系舊刻。銘刻精整古樸,金徽玉軫,富麗堂皇,非凡品所能企及。
名琴,大聖遺音。
他撫了撫琴絃,隨意的撥弄著,琴絃頓時發出聲音,他原本冷淡的神情也隨之慢慢柔化,四周的靈獸也被這不成曲的調子所吸引,猶猶豫豫的走過來,在這個彈琴的人身邊坐下聆聽。
七絃為益友,兩耳是知音,心靜即聲淡,其聞無古今。
琴音是那樣寧靜舒適,松透響亮,使生靈為之嚮往。
又有一個靈獸搖搖晃晃的走過來,白衣少年忽然皺起眉,停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