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就來了唄。”鄭嫻兒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還是小枝替她問道:“人到哪兒了?”
韓婆子在外頭回道:“一半去了寄傲軒,一半去了聽松苑。聽松苑那邊的小廝們二話不說就放人進去了,大奶奶那裡還在撒潑打滾!”
鄭嫻兒不置一詞地笑了笑,繼續繡她的花。
過了不足一刻鐘,樓夫人和安姨娘帶來了最新的訊息:去了聽松苑的那部分官差一無所獲,拷問了幾個小廝,人人都說五爺在家的時候從來不讀書寫字。官差雖不信,一時卻也沒有法子,只好丟下聽松苑,跟著往寄傲軒去了。
胡氏的性子本就是個潑辣的,如今遇上大事,更是把三分脾氣發了十二分出來,抓臉扯發哭鬧打滾撞牆上吊無所不為,硬是把官差攔在寄傲軒門外足足小半個時辰。
最終還是鬧到了精疲力盡,被幾個官差扯住胳膊拿繩子綁了,又堵住了嘴巴才肯安靜下來。
眾官差受了這一番磋磨,本以為在寄傲軒能有所發現,誰知進去翻了一圈,結果竟跟聽松苑毫無二致:一無所獲。
眾官差都有些抓狂:既然什麼都沒有,這個大少奶奶撒潑打滾鬧個什麼勁兒?
憋了一肚子氣的官差們把寄傲軒眾人全都綁了,挨個抽了一頓鞭子逼問書籍紙張的下落,得到的仍是跟聽松苑一樣的回答:大爺在家的時候從來不讀書寫字。
眾官差傻了眼,只得又浩浩蕩蕩地衝進了別的院子。
慎思園是貨真價實的“從來不讀書寫字”,樓老爺的屋子裡擺著的盡是些俗不可耐的金銀器皿,祠堂裡除了牌位和幾幅畫像之外一無所有,佛堂裡只有幾本到處都能買到的尋常佛經……
眾官差轉了一大圈,終於又回到了東北角這一片地方來。
落桐居是鄭嫻兒的院子,眾官差一聽是寡婦的地盤,便住了腳,沒有硬闖。
剩下的就只有藏書樓了。
官差闖到門口,韓婆子立刻迎上來,攔住了。
“怎麼,這裡不敢讓搜?”官差心裡有數了。
韓婆子不慌不忙地道:“爺們恕罪,這樓裡住著我們三少奶奶,一向不許外人進來的。”
官差聞言便冷笑了起來:“你們家有幾個三少奶奶?”
韓婆子平時咋咋呼呼的成天扯著破鑼嗓子亂嚷,遇上事了竟極沉得住氣,臉上那是半點兒慌亂之色也不顯:“三少奶奶自然只有一個,可是年三十那天晚上府裡失了火,好巧不巧的就只燒了三少奶奶住的臥房。這不沒地方住了嘛,府裡只有這座小樓空著,三少奶奶就暫時安置在了這裡,預備開春化了凍再叫人修房子!”
這番話有一大半是真的,說出來自然是格外順口,完全沒有破綻。
眾官差細品了品,心裡直覺有鬼,卻說不出什麼不對來。
韓婆子一臉難色:“不是我們府裡的人不懂事,實在……唉,落桐居里如今只幾個丫頭住在廂房裡守著,照理說已經不算是寡婦的院子了,只是府裡上上下下都知道‘落桐居’三個字就代表了三少奶奶,若是讓爺們進去搜查了,三少奶奶的名聲可就不好聽了!”
眾官差都是有眼力勁的,站在門口一瞧就知道院子裡面住的是什麼人。因此他們對落桐居的興趣並不大,只是盯著眼前的這座小樓不放。
這小樓是全木架構,南北開窗,既敞亮又通透。
這種結構的房子趕在夏天最乾燥的時候把南北的窗子一開,痛痛快快地過幾天風,管保一整年清清爽爽不生蟲。
住人卻是不合適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熱,還不隔音。
讀書人家單獨建一座這樣的小樓是為了什麼?傻子也知道只有一個緣故:藏書!
雖然小樓上並沒有掛什麼牌匾,眾官差卻已經準確地猜到了它的用途。
鑑於府中一直沒有搜到書籍筆墨,官差們甚至已經認定了,這座小樓應當是兼著讀書和藏書兩大功能,他們想要的東西,就在此處無疑!
問題是,這會兒怎麼進去搜?
眾官差站在門口一個勁地向內張望,心裡暗暗想著對策。
鄭嫻兒站在樓上,挑破窗紙看著外面的情形。
樓夫人在旁邊的椅子上坐著,連連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