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救宋的典故就是楚國準備攻打宋國,還請來了著名的工匠魯班來幫助楚軍打造攻城器械。
墨子聽說後馬上派曾經是儒家弟子後來轉投墨家的墨子首席弟子禽滑釐i)帶著三百門徒去幫助宋國守城。
這三百人如果作為士兵來使用,那肯定是杯水車薪,但人家墨家和《戰錘40k》裡的帝國之拳軍團一樣非常擅長攻堅和守城,也就是說他們除了不擅長野戰之外,無論是攻城還是守城都是專業人士。
然後墨子本人親自趕赴楚國勸阻楚王維護和平,大道理自然是講了一堆,但是楚王表示楚國已經花錢讓魯班打造好了攻城器械,不好半途而廢。
於是墨子就提出要和魯班進行一場模擬攻城戰,這場模擬戰爭自然是墨子獲勝,然而魯班表示我知道怎麼打敗你,但是我不想說。
墨子也表示我也知道你能怎麼贏我,但我也不說。
只有楚王表示莫名其妙,詢問墨子後墨子說魯班以為殺了我宋國就守不住唄,但是我已經派大弟子和三百門徒去宋國幫助宋軍守城了。
楚王聽完後攻宋計劃只能作罷,因為就算他拉下臉來殺了墨子然後去攻打宋國也沒好果子吃了,因為周朝時各個諸侯國的國君可是能夠像現代國家一樣互相訪問對方的國家的。
所以楚王如果幹出殺掉墨子這種兼愛非攻的和平主義人士來,那名聲可就臭了,再說了墨子可不是歐美那種光說不練的聖母婊,他的墨家門派可是有自己的武裝的,不好惹。
墨家武士團或者說墨家遊俠軍可以說是華夏這片土地上誕生的最早的一批騎士團了,也就是說人家墨子可是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的,而且騎士團這種東西在封建時代的戰鬥力特別強。
畢竟騎士團是為信仰而非金錢而戰,墨家遊俠的信仰就是兼愛非攻,他們不會參加侵略戰爭,只會參加防禦戰爭,完美符合騎士團的定義。
騎士團不一定非得是某種宗教信仰的武裝力量,它也可以是某種思想的衛士,墨家武士團為兼愛非攻而戰就已經是一支有信仰的軍隊了。
《王國風雲2》裡木匠神教的那些騎士團就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隻會攻擊異教徒和異端,你要是指揮他們去攻擊教友,一瞬間就潰敗下來了,好在不會死一個人,但也甭想靠他們在天主教世界裡進行擴張了。
所以說墨家武士團或者說墨家遊俠軍就完全符合騎士團的定義,因此楚王不想得罪墨家,繼而放棄攻宋計劃也就不離譜了。
話說回來惠迪堡的騎士指揮官之所以選擇四面佯攻強攻角落也正是因為這個潤人營寨的一個角落位於丘陵的旁邊。
丘陵上早就有一座惠迪堡修建的哨塔了,這些潤人曾經試圖奪取哨塔的控制權,然後以哨塔為中心在丘陵上建立營寨。
但是缺乏攻城器械的他們拿哨塔毫無辦法,雖然哨塔外只有一道把哨塔圍住的厚到能站人的木牆,但缺乏武器和盔甲的潤人暴民試探性的攻擊了兩次都沒能拿下來。
這是因為每次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突破木牆的木門後木牆上的守軍總能及時龜縮排哨塔裡。
哨塔的地面部分並沒有門,而是在和木牆平行的高度開了一個門,透過一個吊橋連線木牆,這個陰險的設計讓潤人們拿隔空相望的哨塔木門毫無辦法。
而哨塔本身又是用石頭修建的,不怕火攻,至於說放火把木牆燒了,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頂著哨塔投射的火力幹這事。
對於一支正常的軍隊來說不算太難,但是對於潤人這種精緻利己主義者們來說還是算了吧,何況就算把木牆燒了短時間內也照樣拿哨塔沒辦法,反倒是他們再不建好木寨的話,那朝廷的鐵拳可就先來了。
最後他們只能放棄了原定計劃,轉而在丘陵旁邊的空地上修建營寨。
結果這就成了惠迪堡的一個機會,惠迪堡的少數身披鎖甲的精銳藉助丘陵的高度優勢用投石車轟擊營寨靠近丘陵的木牆牆角。
也算潤人們命大,因為李大爺的命令是儘量抓活的,否則惠迪堡計程車兵肯定直接炮轟營寨中心儘量殺傷有生力量了。
之所以用的是炮轟這個詞是因為用來轟擊的是投石車,如果像明末一樣用火炮轟擊的話那就應該用炮轟這個詞了。
事實上華夏象棋裡代表項羽楚軍的黑方用的也確實是炮這個字,畢竟華夏象棋裡雙方勢力的交界處是楚河漢界,而楚漢爭霸的時代顯然沒有火炮這種玩意。
但代表劉邦的漢軍也就是紅方的炮用的就是炮這個字了,這其實就是在暗示劉邦大一統是天命所歸,而項羽在人家都帝國時代了的時候還特麼在玩封建時代,完全就是在開倒車逆天而行。
所以象棋裡紅方漢軍用代表熱武器的火炮的炮,象徵著進步,而黑方楚軍用代表冷兵器的投石車的炮,象徵著反動。
而象棋的規則又是紅方先動,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所象徵的楚漢爭霸也以漢軍的勝利告終,這也代表著劉邦的大一統帝國時代打敗項羽的分封制封建時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能說華夏文明過於博大精深,很多人下象棋的時候都完全沒想過為什麼紅方用炮而黑方用炮。
在惠迪堡軍士的不斷轟擊之下,潤人營寨一角的寨牆轟然倒塌,營寨內的潤人頓時驚慌失措,投射向佯攻部隊的彈丸數量也銳減。
惠迪堡的部隊也湧入了營寨的缺口,所到之處潤人們皆是抱頭鼠竄。
幾個小時後整個潤人木寨被徹底彈壓,主要是木寨裡潤人們緊急修建的微型木堡拖延了惠迪堡部隊的不少時間,好在木堡畢竟是木堡,比起正兒八經的石堡來說還是要好對付的多的。
惠迪堡部隊開始以家庭為單位押送潤人去港口登船,這倒不是朝廷發善心,而是因為發配到冰島那鬼地方拓荒非常需要組織力。
而官方總不可能把潤人打散安排成小組去冰島拓荒吧?費力不說也沒這麼多官吏啊。
再說了就是有這麼多官吏也養不起,中世紀的歐洲可不是華夏這邊的帝國時代有儒家官僚制這種玩意,他們那邊養職業公務員可是很費錢的。
最後就是以戶為單位能有效降低抵抗情緒,分開不光不人道,也容易出新聞。
最重要的是這些潤人來自五湖六海,各自語言都不一樣,一個家庭內還能說明白,一個語族也能磕磕絆絆講清楚,但跨語系交流就麻了。
雖然他們黑在愛爾蘭王國的這段日子裡也學了點漢語、諾斯語和愛爾蘭語,但短時間內讓人家學會三種不是一個語族甚至不是一個語系的語言實在是有點為難他們了。
什麼是語系?印歐語系就是語系,它包含日耳曼語族和羅曼語族等語族,而漢語屬於漢藏語系,和諾斯語還有愛爾蘭語都不是一個語系的。
諾斯語和愛爾蘭語也是完全無法交流,畢竟不是一個語族,是一個語族才能勉強交流,例如北日耳曼文化裡的挪威瑞典丹麥這三兄弟就是一個語族的。
所以國澤溫這種屬於西日耳曼文化的荷蘭人在和隔壁盎格魯撒克遜人交流的時候也能勉強聽懂,畢竟荷蘭人和盎撒人不光同屬日耳曼語族,甚至還同屬於西日耳曼分支。
但你讓國澤溫和愛爾蘭王國的生產建設兵團裡的漢人交流的話人家直接就麻了,因為完全聽不懂啊。
喜歡帝國時代之穿越中世紀請大家收藏:()帝國時代之穿越中世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