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笑道:“不用謝,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是在報答你的恩情。我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對了,明天你去鎮上玩玩,順便買幾包鹽和火石等日用品吧。我給你三兩銀子,你順便給自己買幾件衣服和鞋子。鎮子名叫南燕鎮,鎮上離我們這兒一百多里,你就在你去過的那個診所門口的官道上等候,去鎮上的馬車都會在那裡上下客,車資是五十個銅板。馬車要走大半天,你明晚就在鎮上的流雲小客客棧住,住一晚十個銅板。記住,流雲小客的老闆姓水,你叫他水叔叔。你給他說我的名字就可以了,他會好好待你的。”“太好了,老人家,您真好!”獨孤一石高興得跳起來。
第二天在老頭家早早吃了早飯,獨孤一石就揣著三兩銀子上路了。他還從來沒有拿過這麼多錢呢。三兩銀子可以換到三千個銅板。在那個官道邊診所門口他坐上了一輛兩匹馬拉的馬車,馬車車廂上有三個座位,兩個座位上面坐了一個約三十歲的婦女和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車伕收了他五十個銅板,就讓獨孤一石上了車廂。雖然夏天很熱,但現在太陽剛剛出來,馬跑得比較快,所以反而感到很涼爽。
一路上車伕停了七八次,讓馬飲水、歇息。獨孤一石坐車睏倦,幾乎都是閉上眼假寐。好不容易來到了南燕鎮,此時已是下午三點多。獨孤一石一下子來了精神,趕緊跳下馬車。嘿,鎮上人真多,他不由自主地跟著人流往前走去。
走了一會兒,看到路邊有個賣麵條的小攤,他走過去要了碗麵,邊吃邊打量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吃完後,他給了一個銅板,順便打聽流雲小客客棧在哪裡。攤主告訴他,流雲小客在客棧一條街,鎮上所有的客棧都聚在那裡。沿著這條街往前走三百米,再右拐,然後直行兩百米,你就到了客棧一條街,到這街上就可找到流雲小客了。
獨孤一石很快找到了流雲小客。流雲小客客棧是一個兩層的木架構的青磚瓦房,其右邊也有兩個客棧,分別叫又一家客棧和流水客棧,房屋結構外形與流雲客棧幾乎一模一樣。流雲客棧老闆叫水和氣,三十歲出頭,其妻姚蘭蘭不到三十歲,他們有三個孩子,長女水雲月十三歲,兒子水功名九歲,次女水八千六歲。三個小孩的名字取自一句詩“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客棧內還有兩個中年夫婦,男的是孩子的爺爺水家山,五十一歲,女的是孩子的奶奶範芊芊,五十歲。一家七口人。右邊的兩家客棧是流雲小客女主人姚蘭蘭孃家的父母兄弟家的,是她父母和弟弟一家在經營,而她大哥一家在起雲府做事。
見獨孤一石走進大門,水家山笑著起身迎向他問道:“這位小客官,可是要住店?”獨孤一石答道:“水叔叔在嗎?我是彎月村的,戴爺爺是我親戚,他叫我住到你們客棧,他來鎮上,經常在你們客棧住。”水家山道:“原來是老熟人的親戚到了,失敬,失敬。你戴爺爺身體好嗎?”獨孤一石道:“他身體好著呢。昨天他還帶著我去砍柴了。對了,我叫獨孤一石,今年十歲,您叫我小石好了。我怎麼稱呼您呢?”水家山道:“那就好。小石,你叫我水爺爺吧,你比我長孫女還小三歲呢。走,我帶你到客房去,在二樓最西邊一間。”
客房內乾淨、整齊、簡單,看著很順眼,獨孤一石很滿意。水家山道:“你先洗洗,洗浴間就在你旁邊。半個時辰後下來吃晚飯。”獨孤一石給了他十三個銅板,晚飯兩個銅板,早飯一個銅板,這也是戴老頭告訴他的。水家山收下錢就下樓去了。
獨孤一石洗洗臉和手腳,倚在房前走廊的木頭欄杆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鎮上的人衣服很漂亮,人也比那些村民漂亮。鎮上和鄉下就是不一樣,熱鬧,繁華,好玩,有意思。看了一會兒,他就下樓吃晚飯。
吃完晚飯,他對水老闆道:“水叔叔,裁縫鋪在哪?我想買幾身衣服和幾雙鞋子。”水和氣道:“”我帶你去吧。你明天真的要回去嗎?你不如在我這裡住幾個晚上,我不收你的錢。”獨孤一石道:“水叔叔,您真好。我還真想在鎮上玩玩,我以前在孤兒院,從沒看過這麼好看的街道,沒見過這麼多的人,沒看過這麼多的熱鬧。錢,我要給您。戴爺爺叫我買幾身衣服,我少買幾件就是了。”水和氣道:“你是孤兒?那我就更不能收你的錢了。來日方長,你以後能賺錢了再給我吧。我現在領了你的心意就行。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走,我們買衣服去。”
兩人到了裁縫鋪,裁縫師傅給他挑了三套合身的衣服,再挑了兩雙鞋給他。獨孤一石共給了五百個銅板給他。返回店裡後,獨孤一石洗了個澡,換上新衣服,穿上新鞋子,可把他歡喜死了。在孤兒院,他從沒穿過新衣服、新鞋子。在鏡子照一照,覺得自己也比較好看,比下午看到客棧下面走過的漂亮男孩子也差不了多少。他在孤兒院很少照鏡子,也找不到鏡子照。他喝點茶,脫掉衣服就睡下了。
第二天,一覺醒來,天已經亮了。這一覺睡得真香!他記得似乎從沒有睡過這麼香的覺,也沒有睡過這麼好的房間和床。他洗刷完畢,就下到樓下。水和氣拉著他的手,上下打量他一番,笑道:“都說‘人靠衣裳馬靠鞍’,一點不假。你穿上這身衣服,就像換了個人似的。來,和我家人一起吃飯吧。我順便把我的家人給你介紹一下。”說完,他領著獨孤一石來到客棧後院,他依次介紹他母親、妻子、三個孩子,獨孤一石恭恭敬敬地給範芊芊、姚蘭蘭施禮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