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數百年過後,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哪裡甘心被輕易吞噬。
這讓葉景誠想到了蓬萊的道胎之法,這三元養仙錄完全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這是吞分身,那個是吞其他人。
一口氣看下來,葉景誠還是滿臉喜色的。
這秘法對葉家來說,用處同樣極大。
甚至在他自己突破化神之前,都可以嘗試一番。
相比元嬰突破化神無疑更難,整個修仙界無數年發展下來,才十餘人就知道其難度非凡了。
葉景城自然也無法保證自己一定能化神。
就是不知道身外分身能不能通獸。
等看完第一個玉簡,葉景誠又看向第二個,而這也讓他再次驚訝無比。
這玉簡之上,記錄的秘法,赫然是靈寶祭煉之法,這也是葉景誠第一次見到靈寶煉製方法。
雖然整個凡界都傳出了無法煉製靈寶的傳言,但那畢竟是傳言,現在葉景誠倒是終於能知曉其緣由了。
而等看了噬魂爐的所需的煉製靈材後,葉景誠頓時認可起來。
以他堂堂元嬰修士,竟然很多材料他聽都沒聽過。
上百道材料裡面,他能叫出名字的都屈指可數。
當然,除了祭煉方法,還有臨時佈置之法,這法就簡單了不少,陰元真君在玄寒世界裡面佈置的正是這種。
此法一經佈置,就可以其中如同溫煮靈膳一般,祭煉元嬰,最後以噬魂之力,剝去元嬰修士糟粕,進而吞法。
這種吞法,葉家這類修士都可以進行,只不過在葉景誠看來,這定然還是有副作用的。
葉景誠便將玉簡放下,看起剩餘的玉簡起來。
接下來數個玉簡都是功法,葉景誠的眉色就平淡許多了,雖然同樣算得上珍貴,但葉家高階功法不少,而且還是邪修功法為主,葉家能用的不多。
哪怕是陰元真君的功法,可以修煉到化神,在葉景誠看來,也並不算多珍貴。
倒是可以用來上交,換取一些正道門的功績。
除了功法外,還有不少記載的史事和心得。
這些史事倒是讓葉景誠看的津津有味,雖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但能讓他更瞭解中域和南域,特別是一些老一輩的元嬰修士和天才。
很可能一兩千年過去還活著,多瞭解一些,總歸沒壞處。
心得則讓葉景誠沒有多大興趣了,要麼是鍛屍御鬼之法,要麼就是雙修房中術之記。
在煉丹煉器修煉方面少的可憐,讓有些人能看的津津有味,有些人看起來,就興致乏乏了。
就這樣看了七十幾個玉簡後,葉景誠便也心如止水起來。
最後一個玉簡倒是頗為奇特,有種古玉簡的感覺,等葉景誠將其貼在眉心,頓時法門顯現。
“天鬼藏靈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