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蕭駕馬往襄陽城方向直突,他馬術並精,只算得會騎,所以並不想與蒙古士兵糾纏,只是不住掄劍,將攻來的兵器格開,護得胯下之馬不受傷害。
又行了一陣,看見遠方蒙古大營中已有不少宋兵攻入。
頭前一人騎著高頭大馬,手拎雙槍,橫衝直撞,無人可擋。
風蕭蕭運起內力,高聲喊道:“郭大俠,蒙古騎兵將至,你們快些回去!”
郭靖揚起一槍,將一名百夫長當頭敲死,聞言轉頭,喜道:“風少俠,原來是你所為。”,然後指揮宋軍撤退。
此營中的蒙古士兵大部分已被殺光,周圍幾營士兵也都損失慘重,一時畏畏縮縮,皆不敢追擊。
可郭靖準備回城之時,轉頭尋找風蕭蕭,卻已不見他的蹤跡,不由大驚,但眼見蒙古大營後方塵煙大起,知道是騎兵將至,只得無奈退走。
風蕭蕭現在何處?
自然是繞回去找麻煩!
倒不是魯莽衝動,而是都已經盤算好了。
騎兵調動絕對沒那麼快,所以前來截擊郭靖部的騎兵,只能是方才引走馬群,和斷他後路的那三千人。
而且也料到忽必烈定會將麾下高手派來追殺他,此時殺個回馬槍,保證誰都料不到。
風蕭蕭換上了一身蒙古軍服,趁著營中正是混亂之時,潛到大纛近處的一處軍營旁邊。
此時忽必烈已經下了烽火臺,正在往襄陽城方向移動,似要去前線親臨戰場,檢視情形。
數千披甲長矛兵將他緊緊圍住。
風蕭蕭觀察了一會兒,發現根本無處下口,只得小心翼翼的跟隨了一陣,但絕不是長久之計,只要營中恢復秩序,他這個混入之人根本無所遁行。
正當他都打算放棄之時,又一座馬廄映入眼中。
嘿嘿!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麼?
風蕭蕭也不再隱藏身形。直接搶出,依樣畫葫蘆的再一次放狂馬出欄。
護衛忽必烈的披甲持矛兵立時分出千餘人,排陣衝來,餘下千人則護著忽必烈快速退走。
風蕭蕭見到如此情形。動作又加快了些,並準備大開殺戒。
可這些士兵衝到近前,卻理都未理他,而是衝著馬廄,平槍連捅。
他們並不是想把戰馬殺光。而是拆毀馬廄,將馬匹逼往相反的方向。
風蕭蕭心中一驚,好一招釜底抽薪,了不起。
他只一人,就算這些士兵毫不反抗,讓他殺,又能殺得了多少?
如此,不但損失降到了最低,這些戰馬也無法再對忽必烈構成威脅。
風蕭蕭暗自讚歎,不知是誰想到的這個主意。好厲害的人物,機智過人,莫非是忽必烈?
他在這邊滿心稱讚,卻不知忽必烈也在贊他。
“好厲害的人物,這忽然的反戈一擊,讓本王措手不及,如不是有子聰在,此時必定陷入危難之中。”
子聰合十笑道:“王子殿下早已智珠在握,小僧卻是獻醜了。不過這人確實厲害,如有可能。還是以降服為上策!”
“他計用得妙,子聰也解得好,漢人人傑輩出,本王是真心羨慕。”
子聰聞言沉默了一陣。說道:“只可惜大宋不用矣!”
此言極為不妥,像是仍舊心懷大宋一般。
可忽必烈毫不在意,笑道:“如何收服此人,還需子聰多多費心才是。如有什麼需求,本王一定全力支援。”
子聰很快就平復了心境,嘆道:“竟然有人能夠單人獨劍。便攪得大軍不安,徒勞奔走,損失不小。此人有勇有謀,小僧還需仔細琢磨才是。”
忽必烈微微頜首,轉目遠望,見風蕭蕭又奪了匹戰馬,一路外衝,士兵、箭矢皆不能阻其分毫,連衝直突,勇不可擋,不由雙拳握緊,道:“得此一人,便勝過千軍萬馬!”
風蕭蕭卻不知有人惦記上他了,現在可是憋了一肚子火,盡數發洩在沿途的蒙古士兵身上。
一路血光,伴著殘肢斷骸紛飛,而此起彼伏的慘叫聲,便如配樂一般,甚有節奏感。
待他終於衝出大營,已經是日頭偏西,這一進一出,竟然接連不休的戰了大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