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後,朝林城進入了一個忙碌的軌道。有林跡理順各種關係,各項試驗研究都有了新的進展,一些專案也進入了投產,帶來了新的產能。
焦煤鍊鋼出現,提高了鋼鐵的生產效率,其他類別的鋼鐵實驗也開始做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大部分的青銅製品就會被鋼鐵取代。
三酸兩鹼的工業化開始取得成績。硫酸已經先被製取了出來,開始進入鐵器表面鈍化方面的應用。另外幾個要實現工業製取,應該也可以在半年之內完成。
其他的各種問題,林跡也給出了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比如農田減產,林跡沒法弄出化肥,便提出了輪耕法。即是讓一部分土地停耕一年,恢復地力,來年再種。這個時代別的不多,就是地多,用這種辦法除了比較費人力開荒之外,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理順了這些,林跡也從繁忙的工作裡稍微解脫了一些,開始安排固定時間進入小城,整理小城內部的物品,考慮一些新的問題。
小城經過了林跡幾年的禍禍,內部已經變了不小樣子。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臨街的街道很多門窗都不見了,街道上的不少店鋪都是空蕩蕩的。
林跡經常落腳的城中廣場上,倒是擺地攤一般堆滿了各種應急的物品,或者是林跡從外面拿進來存放的少量東西。
小城會排斥不是這裡的東西進入,每次林跡從外面進來,只能隨身帶一點東西進來,因此小城存放的東西都是極為貴重的。比如那十幾只千年人參林跡就存放在小城裡。
要是小城沒有這個外來物品限制,根據它時間靜止的特性,其實能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把大量的糧食弄進來,在這裡就不用擔心變質病蟲害這樣的問題。冬天將大量冰雪存進來,夏天也肯定可以過得極為清涼。
可惜不能這樣。
林跡在王宮找了一個大房間,清空之上擺上書架,開始有目的的從小城裡往外搬書。
書以自然科學,經濟,教育類為主。為了避免大家要求競選國王,讓他下崗的情況發生,各種文學,哲學,宗教,歷史,政治等他只選擇性放一點點,而且必須伯爵以上才能夠翻閱。
林跡一般只取單本出來,少數有大量庫存的書才會出現重本。
他查詢了幾個書店和圖書館,找出來的書塞滿十幾個書架。如此,一個幾乎包含了後世半數自然科學精華的圖書館正式在史前出現。隨便一本書拿出來都可能開展一個學科或者一個行業。
有這些書籍在,能夠大大減輕林跡的負擔。或者說有這些書籍在,就算林跡就此消失,人類說不定也能在短時間內進入工業革命。
圖書館建好之後,不久便開放了。
林跡的負擔再次減輕之後,他自己在小城裡找起了材料,開始進行電磁實驗。他準備搞無線電通訊。
現在王國的地域跨度動輒千里計,要傳遞訊息實在太難了。草原在冬天來回一趟要一個多月,虎鯨部落也要一個月。其他季節時間短些,但千里奔波,那也是要花好長時間的。
林跡在給焙陽找手電的光伏充電板的時候,無意中發現小城邊的幾個村子有大規模使用光伏發電的情況。每家每戶的樓頂都有十幾平米到幾十平米的光伏發電板。這些人的家裡也有變壓器,蓄電池等相關裝置。有了這些東西,使得小水電之外,電的來源不成問題。
城裡最多的無線電裝置自然非手機莫屬了。隨隨便便林跡應該就能找出數以萬計的手機出來。不過就算小城有基礎的通訊網路基站,他也是搭建不了手機應用網路的。所以,他只能搭建的是更為原始的短波通訊臺電。
短波可以透過地球電離層反射實現遠距離通訊,只要功率足夠,實現全球通訊都不成問題。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林跡開始尋找無線電方面的書籍開始瞭解。他以為自己要從通訊材料到無線電頻率到莫爾斯電碼一路學習過去,而後帶著人花三到五年的時間,再從小城裡找出廣播電臺或者其他電子材料不斷試驗才能有所突破。
結果,他在翻閱了無線電發展歷史這樣的書籍之後便發現,一個高頻的車載或者船用電臺就可以輕鬆實現三千公里的語音通話,後世使用這樣的電臺還需要考證和申請,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從小城裡找到這樣的裝置搬出來除錯一下就可以了。
小城的船隻少,也不是遠航的,因此找到船用的電臺可能有難度。不過小城裡有上萬輛車,林跡覺得從這些車裡找出幾臺高頻電臺出來問題應該是不大的。小城原來居住的十萬人裡,就沒那麼三五個驢友或者無線電愛好者?
帶著這樣的想法,林跡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在小城裡尋找。有時候打破車窗,有時候撬掉別人家門尋找車鑰匙。一番尋找下來,他在找到了電臺之前,倒是從別人家裡找出了好些名貴手錶,精美首飾,珍藏名酒,名牌相機等好東西。他也第一次發現原來後世有錢人比他想象得多。
掃街般尋找了一段時間之後,林跡終於在幾輛越野車上找到了幾臺高頻電臺。林跡翻看他們的物品的時候發現他們當中有人是記者。拍拍腦袋後他去了縣城的電視廣播公司,又從裡面找出了幾套同樣可以高頻廣播的裝置。由此展開,他又去了軍隊和警察局等地方,同樣找出更多的裝置,共有十幾套之多。
林跡將這些裝置歸攏一處,終於覺得這個時代將再不會有什麼可以阻擋他的腳步了。
華夏四年的這個夏天,在被林跡這個大王震撼了無數次之後,王國的高層再次被他們的大王深深折服了一次。
義新是這個夏天到的東面洪安營。
他在開春的前接受了林跡的考核,成績優秀,他的五個臨時的學生也沒有拖他的後腿。因此他順利入伍。
不過他的新兵期是在朝林城裡渡過的。三個月的新兵訓練之後,他才隨隊被派往淮河中下游的洪安營。
他因為在煤場表現突出,已經被任命為十夫長。同時,他的女人的肚子也開始鼓起來了。而且,她母親也如他所願,找了一個男人再婚。可以說此時的一切都正如他和烏豺的規劃那般,雖然過程不順利,但目的達到了。
這些最讓義新滿意的是他母親找的不是鰥夫,而是一個頗為精壯的來自茂部落的小頭目。這個小頭目原來是派到朝林城學習的,後來他見到朝林的繁華後決定不回去了,便找義新母親結了婚。這男人雖然精壯,可是在家裡卻頗為敬重義新母親。這讓義新也很放心將母親交給他照顧。
當然,這所有的事情裡也有義新不滿意的。比如,他作為馬鹿比賽馬騎兵一邊的發起者和獲利者,現在他卻鹿騎兵裡的十夫長,這事就讓他頗不痛快。
和義新一起從朝林城出來的人共有三百,都是騎兵。他們沿著東面已經開通的道路行走,短短的四百公里他們卻走了二十天。這是讓人無比憋屈的事情。
但隊伍裡誰抱怨也沒有用。因為他們隊伍裡有兩輛大車,大車上坐著三個比王宮警衛還要倨傲的小年輕。他們說走多慢就得走多慢。連隊伍的總負責人水今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那兩輛大車還無比嬌貴,有坑的道路前面必須讓人填平。涉水的地方必須有穩當的船或者橋。沒有船橋的小水溝,也必須要讓人合力抬過去,連輪子似乎都不能沾水。要不然他們就會要求隊伍停下。
休息時候,水今必定下令至少一個十人隊圍著大車站崗。那三個隨車的人不論什麼時候,也會必定有一個人同時站崗,不讓任何人靠近。
隨行的人腹誹之餘,也少不了猜測裡面裝的是什麼寶貝。有人猜是給前方几個將軍的供養,有人猜是大王發給前線的新式武器,有人猜是大王從北面弄回來的千年人參。當然,也有不靠譜的人猜裡面是喝一口就會讓人飄飄欲仙的美酒,或者裡面就是大王本人——大王可能又跑了。
義新倒是覺得,這兩車裡最有可能是書。因為他有幸去過一次王宮的圖書館,覺得這三人的架勢和那些圖書管理員是一樣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