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情都應該從孩子開始培養。這是有道理的。後世的領袖就說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熾中顯然提前領會到了這一精神。
華夏的宣傳做法熾中是熟悉的,因此讓孩子們怨恨華夏的做法實行的很快很成功。
沒有多久,華夏的商隊再進入西面被稱為西戎的狼族和差嶺的聯盟裡,便發現大人還能和顏悅色和他們交流,但孩子們卻非常排斥他們。對他們吐口水砸石子都的事情時有發生。
不過這事並沒有引起重視,也沒人彙報上去。在一般人看來,孩子都是怕生的,長大後懂事便就好了。
西面的資訊斷斷續續傳過來,林跡其實也並不怎麼重視。
他不再沉迷科研,但其實要做的事情依舊很多。比如,他也要培養自己的孩子。
此時他已有了七個孩子。虎伊兒給他生了五個。分別是林萌,林平安,林有舟,林有哲,林有芸。採茸給林跡生了兩個孩子,分別是林有芝和林有慶。
兩個女人現在身體也不差,還可以繼續生養。但林跡擔心她們的年歲變大出現風險,便給她們做了節育。
現在林萌已經接近十八,小的林有芸都已經六歲。
林萌現在已經大人一般會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而有芸這樣的小姑娘也學會端著一套“貴族”的禮儀待人接物,被人盛讚懂事。
林平安這種大小夥子,自然是跳脫得不行,昨天想著要去夔門,今天就去桂林,平時要看到人都難。
林跡外出二十幾天,回到王宮的時候帶回了不少獵物,讓廚房煮了之後一家人圍坐進餐。林萌還在虎鯨沒有回來。林平安去桂林了。
林有芝懂事得給父母倒酒佈菜,林有芸端坐在高高的凳子上吃得一板一眼,林有舟抓緊機會跟林跡請教學習上的問題,林有哲則把碗裡的肉塊放到林有慶碗裡。
“我不吃野生動物,”林有哲振振有詞道:“野生動物寄生蟲太多。”
“這是哪個先生教的?”林跡隨口問。
“書裡說的。”
“哦。”林跡點點頭。不再多管。
這孩子估計是看了後世的書,拿到現在來用了。這個時代的家養牲畜,寄生蟲什麼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孩子還小,林跡不想現在去更正他,讓他產生認知錯亂。
這個時候還是林有慶最知足,對哥哥夾來的菜來者不拒,快吃成小胖子了。
吃完飯之後,林跡習慣性回自己的書房,採茸擦擦嘴和虎伊兒打個眼色便跟著走了進去。
採茸給林跡沏茶倒好,輕聲問道:“你覺得孩子哪裡沒教好跟我們說,我再調整一下,你不要生悶氣。”
兩人相鬥相處二十幾年了,採茸又是七竅玲瓏的心思,林跡多說一句少說一句她都能感覺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