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魴部的阿姆和大姬一般年紀,不過手上和臉上長了不少魚鱗癬,看著頗為醜陋。
她看到自己部落的邊清明明比林跡大一圈,卻和旁邊的小狗一樣圍著林跡乞食,便心氣不順道:“這伢子別的說法怕都是虛妄的吧?他能獲得伊——兒——的同行,怕只有這麼一種炙烤食物的本事而已吧?但他這一手確實不錯,若是他能換到我漓魴部來,目池別說打漁了,以後就歸你姬林了。”
漓魴部地處平原,所在之地有好幾個湖泊,很少去目池打漁。對他們來說,便是將目池送出去也不算什麼。
大姬道:“這伢子交換的事情只能等到開春了。此事不作再議。目池我們也不敢獨佔。現在狩獵艱難,我們只想去打漁弄多一些吃食而已。只希望以後和阿姆的人在目池見到不要衝突便好。而且,你漓魴向來不和我們交換男人,此事也不敢煩你。”
漓魴部怕自己造船的方法外洩,很少和這邊的部落交換男人。這事被不少人詬病。大姬心裡也是不太滿意的,要不然她早知道怎麼造獨木舟了,姬林也不會到現在為止還只有這麼點人,處處受人欺負了。
阿姆冷哼道:“早知道你姬林打我舟船的主意,我何必把人交換給你?此事不怕和你說,就算交換了,你也不能學到我造船之法。我們造船的本事只傳女子,男人無人會。就算換進來的男人也不能偷學。”
大姬淡淡道:“以前我確實想要,現在我姬林人人會造,我們可不稀罕了。”
“哈哈,造船有這麼簡單,姬林將來漁獲無限,壯大指日可待。那目池你便去打漁就是了。”阿姆樂了,顯然覺得大姬在吹牛。
對於造筏子織網的事情,之前部落的人對耳娃說過。耳娃在傳說林跡的時候,也把這些話複述了出來。只是耳娃沒有見過什麼是筏子,什麼是漁網,自己對這些也是不怎麼信的,因而說出來的話也模稜兩可,這個時代的人向來會把一些東西傳說得極為玄乎,大家便當這些是姬林部落吹捧林跡的話,並不相信。
說透了,她們想換走林跡只是看中了林跡和虎伊兒的關係而已,其他的她們並不重視。現在,或許多了廚藝這一點。
這個時代造獨木舟要用火燒,要用石器慢慢刮,三五個月未必能造好。阿姆知道其中的艱難和講究,自然更是不信林跡能摸索出這些來的。
在她看來,姬林部落到目池打漁頂多就是拿長矛在岸邊叉而已,對魚資源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目池本就是界限,就算大姬不提出來自己去,她也不會多說什麼,現在大方應許了又如何?
大姬怕話說不清楚,日後生了矛盾,耐心將之前說的話再次重複了一遍:“我們也有舟船能入池,有網打漁,所以這個便宜我們不白佔。我們曬了一筐魚乾,算是貢獻。以後打漁,我們每歲入秋還會貢獻一筐,你看如何?”
魚乾抬過來,阿姆看了看:“烤得不錯,入冬之魚這麼烤能放挺久了。但我們不缺魚,這魚還不知道你們省了多久省下來的呢,還是搬回去過冬吧。”
大姬道:“只要能在目池打漁,我們大概能弄足過冬的食物,這些是貢獻,你還是收下吧,回去路上做口糧也是好的。”
阿姆看著大姬的狼皮衣服道:“要是你真要給,便把你這獸皮給我。我看這樣式,一定暖和。”
大姬二話不說便把狼皮的衣服褲子脫了下來:“若是你要獸皮,以後我們便以獸皮貢獻。還請綠巧為證。”
阿姆對這些話並沒怎麼在意,也學著姬林部落眾人的樣子將衣服穿起來,連褲頭都沒系,便少女般往遠處篝火走去了。
目池的歸屬什麼的,她還是沒放在心上。這讓大姬有些憂心。
林跡見到邊清還在身邊,指指魚筐對他道:“你的了,搬回去吧。”
邊清對魚應該也無感,指指林跡身邊剩小半塊的蜂蜜:“我跟你換這個。”
林跡點點頭,他便拿起蜂蜜飛快跑了。顯然在他看來,一塊蜂蜜比一筐魚還值錢些。
綠巧見這邊的事情已經議定了,跟大姬說起會獵的事情來:“先前議事,你姬林出動五人無可更改。這是我巫定下的數目。你能出人便好。如果你不能出人,又不願換了這伢子,我倒是有個提議。會獵期間,你可派這伢子來我遊妲,我讓他給我巫煮食,另派一勇士替他會獵。這樣,對你我應該都有益處。”
大姬苦著臉道:“不能再少嗎?我姬林艱難,若出去的男人太多,我怕這灰狼就會藉機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