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十里香酒樓的人事調整,古楨這個董事長兼總經理是不同意的,把古家最大的產業交於一個不知底細的外人,的確不能令人放心。但好在現在的古浩天有足夠的影響力,他酒樓功能重新定位的思路與老爹作了溝通,並指出酒樓上下都是古家老人,帳房也控制在自己手裡,朱貴一人也掀不起什麼大浪,幾番話下來古楨也同意暫且試試。
古松作為古家老人被無故去職,心裡肯定不舒服。但古浩天對他說,古家有一個無比重要的產業,只有他才能勝任,也只有他才能信任。古松立刻被忽悠住了,但作為老人對古家的產業是清楚的,他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更重要的。
古浩天與他作了二十天之約。然後拿出一兩張圖紙,其實無非是一個甕狀銅容器和一根長條銅管,以及相應大小的幾個木塞,這簡易蒸餾裝置後世網上到處都是不值一提。古松一看小官人要的東西好生奇怪,一個大大的銅甕,脖子的地方又斜探出一截茶壺嘴樣的東西。雖不得其解,也只好趕緊去做。
蒸餾酒的工藝其實有專門的程式,可是古浩天不會,也就用了這簡易的辦法。三天之後容器做成,古浩天選一靜僻的房間安裝好裝置,並把事先篩好的一罈酒倒進去,點火開蒸。不一會就有蒸汽進入銅管,而中段銅管卻泡在冷水裡,蒸汽遇冷凝結成液態從出口滴下,整整蒸了一個多小時,十斤原料酒僅得三、四斤,色澤微黃,古浩天嚐了一下,約有四十餘度。於是再蒸一遍,得到二斤多,而這次得出的酒就不一般了,只見色澤透明,酒香濃郁,和後世五十餘度的白酒相差無幾。
當晚古浩天召古楨、古松、卞忠三人聚於房中。三人看著桌上的一個酒罈,面前的三個酒杯,一面不解。古浩天也不解釋,伸手開啟塞子,只見一股濃烈的酒香撲鼻而來,三人一時驚呆,隨著晶瑩剔透的酒液“叮咚”“叮咚”的落進潔白的瓷杯,三人的眼珠子彷彿要掉了進去。古松迫不及待猛喝一口,頓時從喉到胃火燒過去一樣,不由大喊一聲“燒煞吾也。”古楨兩人見狀小心的呡一口,但見一股濃香且辛辣的味道刀割似得順著食管下去,接著在胃裡燃燒了起來,良久兩人才不約而同的說了一聲“痛快”。
“此酒既出,天下無酒矣!”良久古松長嘆到。
“此佳釀何來?”古楨問道,一時六隻眼睛齊齊狼似的盯了過來。
“這酒上市,當值何價?”古浩天被看的心裡發毛,連忙轉移話題。
“當值四百文一斤。”古松給出市面最好酒四倍的價錢。
“何止四百。”卞忠對古松的價錢不以為然。
“天兒以為當作何價?”古楨把問題拋給始作桶者。
“當值一貫一斤,”古浩天篤定的說,“而且必將有價無市。”
三人齊吸了一口冷氣,照此價錢,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只夠幾瓶酒啊。
看著眼前三人渴望的眼神,古浩天自然知道他們心裡想的無非是酒的出處。古楨已經隱約知道這酒是兒子搗鼓出來的,畢竟仙家傳人嘛。古松也猜出一點,因為小官人叫他打造過古怪的工具還許他以重任。
看看三人都是可信任的人,古浩天也不廢話,帶三人到了蒸酒的房間。看著那簡易的裝置三人頓時錯愕,當下古浩天把原理、要點說了一遍,又演示一番,三人終於明白。隨後古浩天向古松、卞忠鄭重行了一禮,說道:“小子將古家後世基業託於二位,請萬勿推辭。”
古家把天下第一的商業機密毫無保留的展示給他們,其中的信任自然也無須多言。兩人對視一眼,也鄭重的向古家兩代家主回了一禮,“若有相負,唯死而已。”
其後四人又商量一些細節。卞忠提出蒸酒工具要各地分散打造,否則新酒上市會引起有心人猜測。古松提出要釀造不同等級的酒,適應不同人的需要。當然四人重點討論的還是蒸酒的人選,最後決定在古府的家生子中選幾位可靠的,在府中劃一個專門院子先開展起來。
卞、古兩人也進行了分工,卞忠負責到外面購買原酒,古松負責內部管理。並定下半年後上市,對這古浩天作了解釋,一是新酒濃烈在地窖存放半年後將變更加醇厚綿長,二是半年後近年關市場需求量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新酒要有一定的庫存,否則必定無法滿足市場的強大需求。
古松上手很快,古浩天也就放手了。後來也想了宣傳、包裝、原酒一些問題,宣傳嗎,上市時間還長先放下了,包裝倒要先準備,於是叫卞忠定製一批精美瓷瓶。最重要的是要物色一個會釀酒的人,否則原料酒始終卡在別人手裡。古家不缺糧食,但是缺人才啊,古浩天心裡嘆了一下。可是這事也急不來,交待卞忠他們用心物色,也就放下了。
又過數日,古浩天看看酒廠在古松的管理下沒什麼紕漏,訓練場那幫小子也都練的起勁,也就放手了。
因為惦記著朱貴初掌酒樓,這一日古浩天叫上卞祥進城而去。到了酒樓,看見朱貴在大堂裡和幾個夥計有說有笑的正是熱鬧,古浩天心想,這傢伙不愧是社交人才,融入的倒是挺快。朱貴他們一見兩人進來,趕忙迎了上來。古浩天也不擺譜,與現場的各位一一打了招呼,大小夥計見小官人沒有架子,一時如沐春風。
由於前兩次來去匆忙,對古家這處大產業也沒有仔細的瞭解,便著朱貴帶著各處走走。這家酒樓佔地五間共計三層,一層為大堂,二、三層是雅間,古浩天站在三樓的迴廊上,前面就是縣城的東大街,後頭是幾排普通的院子,他思量著,如果把這些院子買下來改裝成客棧,倒也不錯,一方面可以推動餐飲生意,同時對以後蒐集資訊也有很大的助益。正想回頭給朱貴交待兩句,卻聽得下面傳來陣陣吵鬧聲音。三人轉身下到大堂,只見幾個夥計和兩個賣魚的漢子在爭吵。
“為何吵鬧?”朱貴問道。
“好教掌櫃知道,這兩個漢子好生無禮,硬要把這兩條大魚強賣與本店,故此爭吵。”一個小二回道。
古浩天仔細看去,見門前站著兩個漢子,大的約二十七、八,兩道八字濃眉,胸口一簇黃毛,斜背一個大魚簍;小的約十七、八,左臉一道突起的疤痕,突眼黃鬚,肩上挑著兩條十幾斤重的大鯉魚;倒是一對好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