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伸手攔住了前面帶路的魏忠賢,已經從禮部返回的王安立刻迎了上來,引導著朱由校、任鴻飛和朱徽媞走了進去,來到仁壽殿門口,王安側立在門外一旁。
朱由校、任鴻飛、朱徽媞三人快步上前,一起撲倒在萬曆皇帝的棺槨前哭嚎了一陣後,自發的跪在了朱常洛的一旁。
任鴻飛抬起雙手,用衣袖遮掩著面部,用一隻手使勁的揉紅了眼睛和眼眶,從遠處看起來悲切異常、雙目紅腫,不這樣沒辦法呀,因為他實在流不出任何淚水。
由於朱常洛這個名義上的父親並不得萬曆的恩寵和待見,所以連帶著對他與朱由校這兩個所謂的皇孫也沒有什麼好感。
任鴻飛也就過年的時候才能給這個名義上的爺爺請個安,見上一面,而且見面時萬曆連個笑臉都看不見,總是面孔板的像張臉譜,所以對這個所謂的皇爺爺也沒有什麼感情,說的直接點就是連臉熟都算不上,還不如三天一換送餐的太監熟悉。
他死了,實在是沒有任何悲傷之意和懷念之情,那怎麼能夠哭得出來?
任鴻飛從衣袖中偷偷瞥了旁邊的朱由校和朱徽媞一眼,他倆也是一樣,也在使勁的揉眼睛。
任鴻飛差點笑出來,趕忙用衣袖掩住了口。
又過了許久,門外傳來一片喧譁,王安走進來在朱常洛耳邊一陣低語,朱常洛點頭道:“嗯,再稍等片刻,等各位姨娘到齊再說。”
鄭貴妃立即站起躬身道:“太子殿下,按照祖訓奴家該告退了。”說著又走了幾步跪在萬曆棺槨前磕了三個頭,掉了幾滴眼淚,這才離去。
朱常洛看著鄭貴妃的背影,淡淡道:“鄭貴妃慢走,恕本宮不能遠送。”
鄭貴妃剛剛踏出門口的腳步忽然一頓,心底透出一股涼意,從朱常洛似乎平淡無奇的話語中,隱約聽出了寒冰般的尖針。
鄭貴妃慢慢的走到了乾清宮門口,一群萬曆皇帝的賓妃正聚集在那裡,都在嘰嘰喳喳的埋怨著擋路的韓本用和劉威,看到鄭貴妃出來,瞬間鴉雀無聲,讓出了一條通道。
雖然萬曆已經死了,但多年來鄭貴妃積下的餘威還是依然不能即刻散去,鄭貴妃嘴角一撇,似乎對她們十分不屑,緩緩的低頭穿過,貼身的宮女和太監跟上離去了。
又過了一會,王安才出來按照地位的尊卑一個一個領進去、再送出來。
按照皇族的規矩,除了皇后,剩下的賓妃只能祭拜之後就即刻離開。
萬曆皇帝朱翊鈞一生只有一個皇后,但不是太子殿下朱常洛他娘,朱常洛的母親孝靖皇后王氏,她的皇后是其孫子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後,也就是天啟皇帝追封她為皇后的。
朱翊鈞的皇后叫王喜姐,也就是孝端顯皇后,全名叫:孝端貞恪莊惠仁明媲天毓聖顯皇后。
這個王喜姐是朱翊鈞的原配,也是明神宗朱翊鈞在位四十八年間,唯一一位親自冊立的皇后。
萬曆五年正月,仁聖皇太后陳氏和慈聖皇太后李氏下詔禮部為明神宗朱翊鈞選後舉行選秀,王喜姐入選。
萬曆六年正月,年僅十三歲的王喜姐與朱翊鈞正式舉行大婚儀式,被冊立為皇后,也就是說萬曆也才十六歲,當時張居正曾向兩宮皇太后上書提到明神宗和王喜姐大婚年齡過小。
王喜姐在萬曆十年,即婚後第四年生下了皇長女榮昌公主朱軒媖,在她懷孕時,慈聖皇太后李氏與明神宗分別下旨派遣內官到五臺山和武當山祈嗣,後因屢次流產,終未能再次生育。
後來,在“爭國本”事件中的萬曆二十一年,明神宗曾以王喜姐尚在盛年,有可能會生育嫡子的理由,拒絕了大臣要求冊封長子朱常洛為太子的請求,直到萬曆二十六年,明神宗才下詔正式冊封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王喜姐成為皇后之後,行事端謹,孝侍婆母孝定李太后,深得她的歡心,李太后就是朱翊鈞的親孃,明光宗朱常洛為太子的時候,好幾次遇到危機,而王喜姐多次保護了他。
萬曆四十八年四月,也就是朱翊鈞駕崩的四個月前,王喜姐因常年辛勞服藥無效後崩逝,諡號孝端皇后。
這位皇后雖然沒能為萬曆生出兒子,但萬曆一直對她十分尊敬,王喜姐為人慈祥孝順,而且從不爭風吃醋,雖然鄭貴妃被萬曆專寵,卻沒有在萬曆面前露出一絲一毫的不滿和埋怨。
所以她的葬禮,朱翊鈞嚴令禮部厚葬,禮部參照明神宗祖父明世宗的孝烈方皇后的葬禮辦理,葬入了定陵。
定陵中為王喜姐陪葬的六龍三鳳冠,通高三十五點五厘米,冠底直徑約二十厘米。龍全系金制,鳳系點翠工藝製成。冠頂飾有三龍,三龍之前,中層為三隻翠鳳。其餘三龍則裝飾在冠後中層位置。冠的下層裝飾大小珠花,冠後有左右方向的博鬢,左右各為三扇。整個鳳冠,共嵌寶石一百二十八塊(其中紅寶石七十一塊、藍寶石五十一塊),裝飾珍珠五千四百四十九顆。
另外定陵中王喜姐還有一頂三龍二鳳冠,就不多介紹了。
單從此陪葬的鳳冠就可看出萬曆對王喜姐的尊敬和厚待,這兩頂鳳冠非常漂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看一下。
最後說一句,王喜姐的父親叫王偉,原任工部所屬的文思院副使,聽似名頭不小其實只是個正九品,因王喜姐成為皇后就直接被封為永年伯,看來父憑女貴、一步登天這種事還是比十年寒窗、百戰碎甲要來的輕鬆許多!
俗話說落配的鳳凰不如雞,每一位上前祭拜的賓妃都是悲悲切切、傷心落淚、黯然傷神,因為她們背靠的柱子已經倒了。從此以後說好聽點就是先皇遺孀,說難聽點就是粘板上的魚肉,想紅燒就紅燒、想清蒸就清蒸。
等到眾賓妃一一祭拜完畢,天色已經黃昏接近傍晚,朱常洛便吩咐王安招來魏忠賢,將女兒朱徽媞帶回慈慶宮,朱由校和任鴻飛則留下和他繼續守靈。
按照祖訓和常規,公主和格格也是不許守靈的,太陽下山就得即刻離開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