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五十三歲的明神宗朱翊鈞恨恨的將一大摞奏章摔在地上,雖然他已經二十多年沒有上朝,可但凡重要的事情,還是由值班的內閣大臣派人送到乾清宮來給他過目。
萬曆這個年號已經用了四十四年,眼看就快要打破明世宗朱厚璁的記錄,朱厚璁就是嘉靖皇帝,嘉靖這個年號可是大明王朝的驕傲,足足四十六個春秋。
臉色微微蒼白的朱翊鈞皺著眉頭,咬牙切齒的在殿內踱步,朱翊鈞年少時極其聰穎,四歲時就能夠讀書,而且很會行事,深得父親明穆宗朱載垕的喜愛,有一次明穆宗在宮中騎馬馳騁,朱翊鈞攔住馬對明穆宗說道:“父皇是天下的共主,萬一出了閃失,如何向天下交代呢?”明穆宗聽到這番話,趕緊下馬,抱起朱翊鈞走入宮中。
朱翊鈞十歲便榮登金鑾,坐上了龍椅,在位之初的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國力得到恢復,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朱翊鈞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
萬曆十年六月,一代名臣張居正病逝,從此無人能夠束縛於他。
自從萬曆十四年底,朱翊鈞開始沉湎於酒色之中,身體虛弱,每況愈下,基本就不怎麼上朝了。但他不上朝,並不是不管事,他是不管小事,比如著名的萬曆三大徵,所有的戰況奏章他全看過審批過的,這些都是透過內閣和後宮的親信傳遞,以至於當時的許多新晉大臣都不知道皇帝長了個什麼模樣。
國本之爭已經使朱翊鈞焦頭爛額,在朱翊鈞的頑固下共逼退內閣首輔四人,申時行、王家屏、趙志皋、王錫爵,部級官員十餘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達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充軍。
雖然最後朱翊鈞輸了,但也終於消停了一段時間,讓他安安靜靜的過了些舒服日子,可很快又出了這個轟動全國的梃擊案,每天的奏章基本沒別的事,雖然都沒有敢明說,但暗地裡的矛頭都影射鄭貴妃和福王朱常洵,有的催促福王去洛陽就藩,有的批評朱翊鈞偏袒,而刑部的奏章就厲害了,直接說梃擊案的兇手張差是鄭貴妃的親信太監龐保和劉成帶進去的。
朱翊鈞吩咐太監王安去把鄭皇貴妃請到了乾清宮,鄭貴妃看著一臉鐵青的朱翊鈞,心裡忐忑不安,自從梃擊案後,整個後宮四處沸沸揚揚,鬧的她惶惶不可終日,今天叫她來只怕沒什麼好事。
鄭貴妃請安後道:“不知聖上召喚臣妾來有何事吩咐。”
朱翊鈞沒有回答,俯身從地上撿起催促福王就藩和刑部的奏章交給王安道:“念。”
催促福王就藩的奏章已經使鄭貴妃坐立不安,當刑部的奏章才唸到一半的時候,鄭貴妃噗通跪倒在地,垂淚嚎叫:“聖上,此事絕不是奴家指示所為,若有此事叫奴家全家死光死絕。”
朱翊鈞恨聲道:“這是我家的大事,誰稀罕你家那幾條性命。”
鄭貴妃爬了過去,用手抱住朱翊鈞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求聖上給奴家做主,奴家從十六歲就陪伴聖上,我雖然過於偏愛常洵,但刺殺太子這等滔天大錯可是奴家不敢犯的呀,這一定是栽贓陷害,求聖上明鑑呀。”
朱翊鈞看了鄭貴妃許久,心漸漸軟了下來,嘆了口氣道:“現在群臣激怒,此事我也幫不了你,得太子出面,一會你自己跟他說吧。”
隨即吩咐王安去請太子朱常洛。
鄭貴妃站起,旁邊的宮女遞上溼毛巾,擦拭了一下後,委委屈屈的站在了一邊。
一炷香的時間後,王安領著太子來到了乾清宮,朱常洛跪倒在地:“兒臣給父皇請安,給皇貴妃請安。”
朱翊鈞道:“平身,賜坐。”
朱常洛道:“謝父皇。”
坐下後,朱常洛問道:“不知父皇召喚兒臣前來有何吩咐。”
朱翊鈞道:“前些天你被人闖入行兇,幸好安然無恙,經刑部審問,此人是個瘋子,你認為如何呀?”
朱常洛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朱翊鈞,斬釘截鐵道:“此事一定另有主謀,也另有內應,否則一個瘋子怎能衝過重重守衛,到達兒臣的殿門外行兇傷人呢?”
萬曆皇帝一聽登時臉色一變,由晴轉陰,大有雷雨之勢,鄭貴妃疾步走到朱常洛面前跪倒,淚流滿面的道:“太子殿下明鑑,外面傳言此事為奴家指使,絕無此事,一定是有人栽贓嫁禍,還請太子殿下為奴家伸冤正名。”
朱常洛也趕忙跪倒在鄭貴妃面前:“皇貴妃嚴重了,這一定是有人挑撥我等的關係,其心可誅,誰若再敢散佈此等謠言,兒臣一定決不輕饒,兒臣絕對相信皇貴妃與此事毫無牽扯,也不會受謠言挑撥,皇貴妃趕緊請起,真折煞兒臣了。”
萬曆皇帝臉色頓時由陰轉晴,點頭笑道:“嗯,還是太子看事深遠,說的很對,都起來吧。”
朱常洛趕忙將鄭貴妃攙起,等朱常洛坐下後,萬曆皇帝道:“依太子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理?”
朱常洛道:“啟稟父皇,兒臣認為這件事應該儘快處理,不宜拖延,不然輿論更廣,但只要張差一人承擔結案只怕刑部也不肯,但張差罪大惡極可立即處死,至於內應,慢慢尋找即可。”
萬曆皇帝道:“不用尋找了,據刑部張差的供詞,他是被龐保和劉成帶進來的,你與他們有何過節嗎?”
朱常洛看了萬曆一眼,緩緩道:“啟稟父皇,龐保和劉成前段時間曾經深夜醉酒滋事,被兒臣偶遇大聲訴責,應該是這倆奴才懷恨在心,找來歹徒行刺孩兒,此事應該就是他倆的主謀和內應。”
萬曆皇帝微笑著點了點頭:“嗯,既然事情已經清楚明瞭,就此結案吧,但龐保和劉成是宮內之人,就不必交給刑部處理了,王安。”
王安躬身道:“奴才在。”
萬曆皇帝吩咐道:“你帶人速去拿下龐保和劉成,執行家法。”
王安道:“奴才領旨。”說罷帶著幾名太監告退。
鄭貴妃起身欲言又止,看了萬曆一眼,又趕緊坐下,雖然龐保和劉成是她的親信,但相比自己的安危來說,這兩條性命還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