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位於北疆之地,民風素來彪悍,因此江湖中的風格也不似中原、江南那般委婉,江湖門派多是馬幫、山匪之流。
大周江山八百年,自神武皇帝馬踏江湖之後,博州一直以來就沒有什麼大型的江湖宗門出現,最近五六十年興起,只有一尊通竅武者坐鎮的滄瀾劍門,便成了博州第一大宗門。
自神武皇帝駕崩之後,博州的吏治也微微有些崩壞,滄瀾劍門趁勢而起,在博州北部諸多郡縣都有很大的威望。
神武皇帝馬踏江湖,對於江湖宗門而言,自是一場末世般的浩劫,而對於世家門閥來說,也是個大大的忌諱,讓他們少了不少‘白手套’。
所以,在神武皇帝駕崩之後,博州的一些不甘於被蔡家統治的世家門閥,背地裡推波助瀾,倒也讓滄瀾劍門愈發壯大,不過短短數月之間,聲勢近乎席捲半個博州。
雖然在官方層面上,還是官府做主,但在大部分郡縣之中,這江湖宗門也開始把控漕運、鹽鐵,慢慢開始滲透了縣城官府了。
而蔡家的反應也不快,蔡家目前的階段還並不處於‘攘外必先安內’的階段,他們倒是更寄希望於壓倒今州、彭州的魏、韓二王,對於博州里的小打小鬧,更傾向於以後再說。
對於這些訊息,鄭均心裡門清。
至於為什麼如此門清?自然是因為袁耀陽前些日子的稟報。
袁耀陽雖然傷及肺腑,但伴隨著鄭均掌握博州南部數郡,自然尋覓來了不少天地靈寶,袁耀陽居功甚偉,也得了賞賜,傷勢已然恢復。
只不過前途不穩,這輩子最多最多不過外罡一重,而且想要突破也還極其艱難。
袁耀陽發出的密報,毫無保留的揭開了博州這光鮮亮麗的皮毛下骯髒的真相。
官府高高在上,世家中間排程,宗門總規下層。
井然有序。
滄瀾劍門在此之前,和同舟會也多有摩擦。
鄭均建立的同舟會,就是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搞一個官方的江湖組織。
而伴隨著平章郡、康樂郡、嚴廷郡乃至廣義郡、長陽郡等郡縣的一路開綠燈,同舟會在沒有任何通竅武者坐鎮的情況下,一路擴張,在博州南部諸郡威望頗高。
直接打壓了滄瀾劍門的發展空間。
因此,鄭均覺得這滄瀾劍門的門主江無涯約見自己,並不單單是為了那外罡境護法鐵經之死。
也是為了利益之爭。
此前鄭均在蔡府接了請帖之後,也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應邀而來。
他也想一舉解決這個問題,將博州的鹽鐵、漕運之權,收回來。
蔡家沒有這個想法,而鄭均有。
甚至,他還想借這個機會,將這‘滄瀾劍門’徹底收為己用。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啊……”
博州街道燈火通明,在數名蔡府家丁的護送之下,鄭均坐在馬車內,在心中不由思忖:“此番,名與利俱在,我與這江無涯必有一戰。”
江無涯的資料也是好找。
畢竟想要成為博州第一宗門,少不了到處踢館子,與人相鬥,因此武學內功什麼的,都並不是什麼秘密,甚至蔡家內就有關於江無涯的訊息。
有一把千年寒髓玉所鑄,劍身透明如水的神兵法器‘無涯劍’,習得潮音心經、滄浪九劍,據說是有半門神通在身。
至於為什麼是半門神通……
估計也就是根據那滄浪九劍領悟,領悟了一半,沒有完全悟出來。
這就好似鄭均的‘淥水斬蛟’,也是脫胎於踏浪刀法。
那滄浪九劍領悟出神通,也是理所當然。
“既如此,倒也簡單不少。”
鄭均嘴角微微上揚,心中已經有了判定,甚至饒有興致的挑開車簾,朝著左右望去。
道路左右的攤販、行人,其中有部分身居武功在身,氣息相連,顯然師出同門,而又隱秘了身影。
不過饒是如此,在鄭均天目破障之下,皆是無處遁形,紛紛露相。
一看就是滄瀾劍門的弟子,一路監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