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經半個月時間。
在兒童樂園裡的童鈴宜望穿秋水,終不見甜心。
李漢闕跟著唐承湛扎馬步。
甜心咿咿呀呀地背詩,漸漸地,竟然已經背下了千家詩、唐詩三百首。
如今,正在背王維詩集。
也就小孩子的記憶特別好,再加上甜心天賦奇高,雖然懵懂,但還有一種不服輸的韌勁在。
再加上李漢詔在一旁,有時候也會跟著一起背。
兩個小孩爭風吃醋,互不認輸,這背書的速度,竟然快了許多。
李漢詔其實不喜歡詩詞。
就連背書都沒有沒有什麼意義。
但……
自從聽到了李白的《將進酒》之後,忽然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牛宰羊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虐。
主人何為言少錢,勁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唐承湛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時候,不是用朗讀的方式,而是吟詠。
那個的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