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擺譜是古代人成功的要素,也是文人爭名取利的法寶。你不掛上“翰林院學士”、“博士”、“教授”之類與官場接軌的職銜,沒正規職銜又不能借助官場、藉助銀子包裝忽悠出“名家”甚或權貴“門生”、“乾兒子”之類的譜兒,你的詩文寫得再精彩也沒人給你刻印出書,你的字寫得再好也換不來一棵大白菜。相反,不管你是家中門客、手下書辦代寫的詩文,或是自己胡亂狗趴的字跡,都能被人稱為精典、墨寶,爭誇爭搶,賺上一筆。既是李白、杜甫,二人若沒有“翰林”、“工部”的職銜,沒有與皇帝那麼多糾葛,只是鄉村一窮困書生,有人理他嗎?其詩詞除了自娛自樂,能口耳相傳的能有幾首?尤其像李白那樣東遊西逛不幹活,還胡吃海喝,整天醉醺醺的,還不早被他爹打得斷腿缺胳膊,找閻王爺報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