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榨油”讓兒子擺擂不但沒有立起名頭,反而杆草裡捆老頭,丟了個大人,清楚靠自家的力量難以威鎮江湖,便決意投靠官府,花鉅款上下活動,為董達捐了個縣衙捕頭。董達權力在手,當然要暗報私仇。他帶捕快捕風捉影,到處蒐集黃瘋子“罪惡”,不斷擴大升級,把黃瘋子當做“後晉餘孽,意欲顛覆後漢朝廷,一貫對抗官府,害民攏民的黑道首惡”,立了大案、要案。有了此名目,董達一面公開重金聘請武林高手,擴充捕快隊伍;一面暗中懸賞江湖,收買黃瘋子和鄭恩人頭。當然,案子越大,偵緝越難,需要人越多,經費當然也就越多。他與喬山知縣藉此以“治安費”“偵緝費”等名目,大肆搜刮百姓,也是自然而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