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心疼少爺,哭著說道:“公子,你只要把身體養好,一切都會有轉機的,祝小姐說過,讓你等她,她一定會守諾的。”
梁山伯面色蒼白,咳嗽一聲,吐了兩口血,無力地搖頭,“可是我等不到了。”
四九淚水連連,“公子,你別說喪氣話,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梁山伯卻像是交代後事般的吩咐四九,“等我走後,母親就託付給四九照顧了。”
四九哭著搖頭,“公子,你別這樣,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梁山伯又吐出一口血,“四九,答應我。”
四九連連點頭,“嗯,四九答應,公子說什麼,四九都答應。”
梁山伯從懷中拿出一個玉佩,交給四九,“這塊玉佩是當初離開青山書院時,英臺送給我的,當時,英臺百般暗示,我始終不明白她的意思,現在想來,我山伯實在是愚鈍的很,若我能早點明白英臺的意思,我與英臺也不會是如今這般模樣。”
梁山伯臉上寫著後悔和不甘,心中是對英臺綿綿不絕地情誼,“四九,等我死後,將這塊玉佩交給英臺,告訴她,我梁山伯此生等不到她,來生定會再去尋她,白首之約,生生世世不敢忘記。”
四九流著淚點頭答應。
第二天清晨,天邊露出第一縷曙光,梁山伯油盡燈枯,嚥下最後一口氣。
梁山伯死後,傷心欲絕的梁母和四九將梁山伯埋在梁家後院竹林旁的空地上。
這裡,一年四季有不同鮮花盛開,是梁山伯生前最喜歡的地方。
當初梁山伯初降生在梁家時,梁家方圓百里內的花朵爭相競開,附近的人都說梁家的公子將來定是個大富大貴之人。
眾人卻怎麼也不會想到,降生在梁家的嬰孩竟是百花仙君的轉世。
梁山伯一死,那片空地上鮮花瞬間枯萎。
梁山伯的墳頭就在這片鮮花枯萎的空地中央。
——
桃仙君和司命一直跟在梁山伯周圍,如今見百花仙君的轉世在凡間死亡,桃仙君等著百花仙君的魂魄離開凡間肉身。
等了許久,百花仙君的魂魄一直守在梁山伯的肉身內,不曾離開。
桃仙君疑問:“梁山伯已死,百花仙君的魂魄為什麼還不出來呢?”
司命皺著眉,“梁山伯心繫祝英臺,此生沒有完滿結局,心中不捨,所以百花仙君的魂魄不肯離開此世的肉身。”
桃仙君嘆道:“也是個痴情的,但若凡間肉身已死,魂魄不及時迴歸天界,百花仙君的魂魄會受損,司命,我們要不要插手?”
司命搖頭,“先不用,凡間肉身死後,魂魄還有七七四十九日的時間,等到那時再說。”
——
處理好梁山伯的後事,四九帶著玉佩來到祝家莊。
四九一身孝服,站在祝家莊大門前。
祝家莊守門的小廝覺得喪氣,不僅不讓四九進門,還將四九趕得遠遠的。
四九在祝家莊外守了一天一夜,終於碰到外出買繡線的銀心。
四九將自家公子這幾天的經歷說了個詳細,並把玉佩交給銀心,哭求銀心,一定要將公子臨終的話轉述給祝小姐。
銀心將玉佩悄悄帶回祝家莊,交給祝英臺。
祝英臺一見玉佩,知道事情不妙。
待銀心轉述著梁山伯的這幾天的遭遇,尤其說到最後一句,“梁山伯此生等不到她,來生定會再去尋她,白首之約,生生世世不敢忘記”時,祝英臺已經淚流滿面。
銀心說完,祝英臺只是哭,卻沒有任何言語。
祝英臺從早晨哭到晚上,又從晚上哭到第二天清晨。
當第二天的太陽昇起時,英臺終於止住眼淚,對身旁的印象吩咐道:“銀心,去把我爹請過來,我有事情跟他說。”
銀心覺得小姐跟平時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