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心裡話,鮑爾森對齊磊這個年輕人的評價很複雜。
可以說,是既僧惡,又欣賞。
憎惡自不用多說,縱橫華爾街這麼多年,還沒有幾個人敢在德盛掌門人的前面賣弄手段,更沒幾個人成功過。
顯然,齊磊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之前在北美三石那件事上,鮑爾森沒吃什麼虧,也就是被齊磊敲詐了一點無息借款,以及沒有完成對齊磊的輿論攻擊而已。
可是,從個人情感上來說,鮑爾森很清楚,他敗了,敗給了一個只有二十歲的年輕人。
這讓鮑爾森很不爽。
至於欣賞,那是即便不爽,也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放眼華爾街,乃至整個米國、西方世界,很難再找出一個和齊磊一樣優秀的年輕人。
這一點,可不是鮑爾森的個人感官,而是共識。
比爾蓋茨就曾經在公開場合評價過齊磊,“那個中國小子太讓人驚豔了,如果是同樣二十歲的我和他站在一起,也會相形見絀。”
好吧,不得不說,比爾有點臉大,也有危機公關的味道。
說這句話的背景是:齊磊的北美三石還沒有正式登陸北美,但已經是風聲鶴唳。僅僅只是與華爾街簽訂的合同,就又引領了一波微軟股票的大跌。比爾不得不跳出來,以穩住股市的信心。
所以就有了這番有自誇成分的言論。
言下之意,二十歲的我不如他,可是快五十的我,他就不是對手了。
可不管怎麼說,比爾說的不是虛言。
總之,這些搞的鮑爾森很糾結。
一面,他很慶幸,找到這樣一個合作伙伴。畢竟當下從任何角度來看,他和齊磊都是站在同一陣線上的。
另一面,又很惱火,這小子太討厭,也太精明瞭。
就像現在,齊磊突然來一句“這活兒他接了”,還欠他個人情?
鮑爾森能睡得著覺才怪。
“這個混蛋到底打的什麼鬼主意?”
琢磨了一宿,鮑爾森也沒想明白。最後決定,還是謹慎一點為好,他真的不想在同一個人身上,吃兩次虧。
鮑爾森認為得盯緊齊磊,於是,他聯絡了德盛亞太地區的總經理,皮特文。
“皮特,放下你手中的工作,陪同我完成這次中國行程。”
對面的文經理想罵娘,媽了個巴子,你能靠譜點嗎?現在想起我來了?早幹什麼去了?
好吧,其實在鮑爾森確定這次中國行程之初,文經理就毛遂自薦來著,希望能陪同鮑爾森一起完成這趟行程。
可是,被鮑爾森拒絕了。
理由是,德盛高華正在進行幾個國有資產包的重組工作,十分重要,不希望文經理分心。
其實,就是不想讓文經理接觸太多德盛的核心業務。
現在倒好,搞不定齊磊了,又想起我來了?
特麼頂不靠譜了!
但是話說回來,文經理吐槽歸吐槽,老闆的命令還是得服從的。
“總裁先生,請您放心,我會盯緊齊的。”
於是,第二天的上午,齊磊來到北廣,第一個看到的就是皮特文。
也一點不覺得意外,“來了啊!不是回老家了嗎?這麼快就回來了?“
皮特文瞅齊磊就來氣,回想這幾年的工作,就圍著這小子轉了。
和齊磊也算熟的不能再熟了,瞪著眼珠子椰揄,“我就回去上個墳,能多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