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對於二十年前的人們來說,近乎是一個魔幻的時代。
2000年的人,無法想象只要一個巴掌大的手機就可以操縱世界,獲取一切資訊,甚至掌管人們的衣食住行。
更無法理解,從1989年,網際網路誕生開始便被定義的網際網路時代,為什麼能在十年之後,顛覆人們的傳統認知。
所以,儘管齊磊說的有理有據,可是一群平均年齡在四五十歲,在各自學術領域有著赫赫威名的老學究們,也難以被眼前這個十七歲少年所打動。
看看,這就是傳遞資訊的難度和低效。
廖凡義做為一個三十出頭兒的年輕人,自認是與時俱進的,可依舊存在著不小的疑問。
“齊磊,不得不承認,你的分析有一定的邏輯性和前瞻性。但是,這其中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